头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主诉之一,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经历头痛的困扰。头痛这件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有时很轻微,有时却头痛欲裂,让人无法集中精神。很多人觉得头痛忍忍就过去了,没必要去看医生。但是,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有些头痛甚至还隐藏着“夺命危机”。下面我带您
正确地了解头痛,告诉您如何正确应对——
- 为什么会头痛?
引起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大约有上百种。头痛可能是人体器官病变导致的一种症状,也可能仅仅是单纯的神经功能紊乱。因此,医学上把头痛病大体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头痛病因明确,为继发性头痛,例如颅内肿瘤、中风、脑膜炎、脑炎、脑外伤或者眼耳鼻牙疾病所导致的头痛。这种头痛与另外的疾病密切相关,当该疾病缓解时,头痛也会相应得到缓解。而另一类头痛找不到具体的病因,做了各种检查也很难发现与头痛有关的异常情况。这种头痛为原发性头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良性头痛,例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生活中大多数头痛都属于原发性头痛。
-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中医认为,头痛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以感染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外感头痛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病史,内伤头痛常有饮食、劳倦、情志不畅、房事不节等病史,头痛可发生于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甚至长期疼痛不已。
- 头痛时,我们该怎么办?
“通则不痛”,按摩点穴具有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的作用,对于头痛有良好的功效。下面向大家介绍针对不同的头痛部位,所施行的不同按摩方法。
前额头痛
攒竹穴:面部,眉头凹陷中
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或拇、食指合拢,肌肉的最高处
操作:端坐或者平躺,用双手拇指点压眉头的攒竹穴2分钟,可轻轻点揉。左手拇指点揉右手合谷穴,右手拇指点揉左侧合谷穴,交替进行各1分钟。可反复操作直至缓解。
两侧偏头痛
太阳穴:颞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外关穴:前臂外侧,腕背横纹上2寸(大约两个拇指宽度),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操作:端坐,用双手食指点压两侧太阳穴2分钟,可轻轻点揉。左手拇指点揉右上臂外关穴,右手拇指点揉左上臂外关穴,交替进行各1分钟。可反复操作直至缓解。
头顶部疼痛
百会穴:头顶,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太冲穴:足背,第1、第2足趾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操作:端坐,用拇指点揉头顶的百会穴2分钟。双手拇指点揉两侧足背的太冲穴2分钟。可反复操作直至缓解。
后枕部疼痛
风池穴: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
操作:端坐,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点压两侧枕骨下的风池穴2分钟。可反复操作直至缓解。
以上这些都是简单易上手的自我点穴方法,紧张性头痛多由气滞、血瘀、风寒等因素所致,中医按摩点穴可以行气活血、疏风散寒,同时还有松筋解肌、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头痛。
出现以下症状,请速到急诊就医!
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或者突然发生的严重头痛;
除头痛外,还有以下症状:
1)精神障碍,神志不清,沟通困难;
2)晕倒;
3)体温超过39℃;
4)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5)脖子僵硬;
6)视力下降;
7)说话不流利;
8)不能正常走路;
9)恶心或呕吐(以往头痛时未出现过,且不是由感冒、醉酒引发的)。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审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