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总是寻找各种方法来抵御严寒,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而中医,这个古老的智慧宝库,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剂温暖的秘方——三九灸。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三九灸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如何成为我们冬日里的健康守护神。

**一、**三九灸,冬日里的一把火

“三九灸”,顾名思义,是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进行的一种艾灸疗法。冬至称“一九”,往后每九天为一阶段,分别是“二九”“三九”。古人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不仅仅是对意志的考验,更是对身体的一种调治。三九天,阳气敛藏,气血不畅,而三九灸正是通过温热的刺激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二、为什么要选择“三九灸”?

一方面,三九灸可以“夏病冬治”。夏天会加重的疾病多为阴虚阳亢的病,寒冬季节万物封藏,阴气最盛,阴虚阳亢的病在冬天抓紧养阴,夏天时症状就会减轻。

另一方面,三九灸可以“冬病冬防”。它可以通过“温阳益气、滋阴潜阳、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来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预防冬季易发疾病。对夏季已做过“三伏灸”的患者,有巩固和加强疗效的作用。

中医认为,数九寒天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最适宜给身体“补一补”!“三九灸”就是在最寒冷的季节为身体送上一筐炭,点上一把火,防病,进补,收藏,增强免疫力!

**三、**三九灸的适应症,你中招了吗?

当您在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阴霾中挣扎;当腹痛、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问题成为您日常生活的常客;当宫寒、痛经、月经量少等妇科问题困扰着您;当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损等骨骼肌肉问题让您坐立不安;或者您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怕冷、易感冒等,三九灸将是您重获健康活力的希望之光。

(一)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小儿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主穴:肺俞、足三里、膻中、气海、关元

(二)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胃脘冷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虚性腹泻等。

主穴: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天枢

(三)妇科疾病

下焦虚寒小腹冷、宫寒性痛经、月经量少、经气紊乱等。

主穴:三阴交、关元、足三里

(四)风湿骨病

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

主穴:阳陵泉、肾俞、阿是穴

(五)亚健康状态

怕冷、怕风、易感冒、易疲劳及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人群

主穴:足三里、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

四、三九灸贴操作

三九灸的操作并不复杂,主要包括对症选穴、制成贴片、对症选药、打成粉末等步骤。但也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灸疗。记得贴敷时间,成人每次4-6小时,儿童每次0.5-2小时,可根据个人体质和感受适当调整。若贴敷时感到局部疼痛较甚,灼热难忍,可自行揭去药贴。若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可适当延长至8小时。

**五、**三九灸的注意事项

虽然三九灸效果显著,但在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

① 若贴敷时感到局部疼痛较甚,灼热难忍,应立即揭去药贴。

② 贴敷当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③ 忌食海鲜、生冷、辛辣、油腻食品

④ 注意保暖。

此外,三九灸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群,也有一些禁忌症,以下情况不适合使用三九灸贴!

①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② 对贴敷药物过敏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③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④ 妊娠期妇女

⑤ 3岁以下的幼儿

**六、**结语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让我们一起用三九灸点燃身体里的健康之火,驱散寒气,迎接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三九灸,不仅仅是一种疗法,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健康的追求。让我们一起拥抱三九灸,享受中医带来的温暖与智慧吧!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撰稿:刘超/刘迈兰

审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