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某个上午,带儿子在中山植物园内游玩,巧遇一只羽毛鲜亮、长相奇特的鸭子:一袭橙栗色连体衣、脖颈上套着一个浅黑色项圈、黑豆似的眼睛左顾右盼地打量着桥两侧波光荡漾的湖面。与其相隔越来越近,它竟不慌不忙、非常淡定的从我俩身旁经过。儿子好奇,随手想摸它那浮绿水不湿的羽毛,瞬间惊的鸭子腾空而起窜入湖水中。循着鸭子的方向瞧去,不知何时湖面中多了只和它长相相似的鸭子。两只鸭子先是并排游着,忽然,其中一只鸭子好像在水中发现了宝藏似的,一头潜入湖水中,尾羽和屁股整齐划一地朝向天空,双脚卖力地搅动着湖水,另一只鸭子竟也以倒插葱的方式将头探入湖水中,紧接着,两只鸭子一前一后且步调一致地在湖面上炫起了圆舞曲。远远瞧去,它俩那绝妙的舞姿绝不亚于女子“花样游泳”。拍了张鸭子的照片发与朋友,问这鸭子有何故事?她回我“赤麻鸭”,片刻后又扔给我一行字“一生一世一双鸟”。
查阅了资料,原来我最先看到的那只鸭子是雄鸟。赤麻鸭属于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只要求偶成功便会终生结对生活。其雌雄鸟长相基本一致,只是雌鸟脖颈上没有黑色项圈且体型略小于雄鸟。“一生一世一双鸟”,赤麻鸭对爱情真的有这么忠贞不渝吗?直到看了“河狸公主”初雯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书,书中记录了赤麻鸭雌鸟因翅膀受伤被迫离家救护的桥段,在被救助的七日里,雌鸟因思念雄鸟而绝食、不得不插胃管来填食的煎熬,雄鸟既带崽又期盼雌鸟归家的那份消瘦与急迫,以及第七日一家团圆的喜悦,这或许就是这对赤麻鸭夫妇彼此之间真挚且又深切的爱吧。文章最后这对赤麻鸭夫妇年复一年地、从长江以南越冬地奔袭了几千公里回到阿尔泰山繁殖地的旅程轨迹,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回想我曾经看到的那对赤麻鸭,不知道它们会飞到哪里繁育后代,但我相信,赤麻鸭迁徙旅程中的万千美好,应该都离不开彼此间比翼齐飞、不离不弃的承诺吧。
悠哉悠哉散步的赤麻鸭
来源: 秦岭国家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