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梗番薯(Ipomoea lacunosa)原产美国的的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级别为3级,为局部入侵类外来入侵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垂直绿化,可作墙面、棚架、栅栏等装饰。
白花柔弱柳轻摇,掩面含羞带露娇。
若觅芳香何处去,风吹绿叶雨潇潇。
**名 称:**瘤梗番薯
**拉 丁 名:**Ipomoea lacunosa
**分类地位:**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番薯属 Ipomoea
**别 名:**瘤梗甘薯、小白花牵牛、白丑、白牵牛子、White Morning Glory等。
异 名:Convolvulus lacunosus、Convolvulus micranthus、Ipomoea triloba f. lacunosa、Quamoclita lacunosa.
识别特征:
1、茎缠绕草本,长可达2米以上,多分枝,茎上疏被短柔毛或分散白毛。
2、叶互生,边缘紫色或深红色,成熟叶心形,偶见3裂,嫩叶卵圆形,叶缘光滑,表面散布白毛,叶柄长,多少被毛。
3、1-3朵小花花序腋生,花序梗无毛,具纵棱和瘤状突起。花萼片5枚,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被毛。花冠漏斗形,无毛,常为白色,花瓣5,合瓣或浅裂。蒴果近球形,先期绿色常带紫色,成熟后棕褐色,中部以上被长柔毛,先端具花柱残基,二室,每室常含种子2粒。种子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棕褐色,三棱状宽卵形,表面平滑无毛,角质,有光泽,丙端钝尖,背面显著隆起,腹面具一纵脊突起,将腹面分成两个斜面,微凹陷,腹面纵脊在基端凹陷,种脐位于腹面端部凹陷处,大而明显,马蹄形,中间不内凹,具细颗粒状,脐缘平滑无毛,缺口宽大并朝向种子基端,种子横切面近扇形,纵切面长钝三角形,胚折叠,子叶极卷曲,淡黄色,种子含少量胚乳。
**国内分布:**分布于山东、浙江、湖南、江苏、福建等地。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桑沟湾湿地、日照市进口粮食运输铁路沿线。
**国外分布:**原产美国。
**生 境:**生于田边、路边、宅旁等处。
**物 候 期:**花果期6-10月。
**危 害:**瘤梗番薯(Ipomoea lacunosa)原产美国的的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级别为3级,为局部入侵类外来入侵物种。适应性强,危害灌木、农作物等,缠绕和覆盖其他植物,导致其生长不良。
**保护级别:**瘤梗番薯(Ipomoea lacunosa)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
**主要价值:**瘤梗番薯(Ipomoea lacunosa)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垂直绿化,可作墙面、棚架、栅栏等装饰。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