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晋夏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伍学焱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临床上用的穿刺针有两种,一种是粗针,一种是细针。
粗针穿刺针孔比较大,针孔里头带了一个小刀片,在穿刺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切了一条组织下来,切的这条组织送到病理科做检查,医生看到的是一条肉,这叫粗针穿刺,它是带组织结构的。
而甲状腺因为它的血管特别丰富,粗针穿刺的出血风险比较大,所以通常用的是细针穿刺。细针穿刺实际上跟抽血针差不多,针眼非常细,针孔只能容纳两三个细胞通过,所以它抽出来的实际上是细胞。所以细针穿刺,严格来说叫甲状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般情况下,查出甲状腺结节之后,对于小于1cm的结节,没有恶性指征,一般不建议做穿刺检查;但对于大于1cm的,如果有恶性指征,比如B超发现沙砾状钙化,或结节边界不清,像毛刺一样向周围延伸,或者是一个实性肿物,中间有低回声,或结节内的血管比较丰富,就需要做穿刺检查。
当然,如果甲状腺结节患者有辐射暴露和接触史;或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肿物虽小,但颈部淋巴结有转移征象,这些情况下也要进行穿刺检查。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了高降钙素血症,也要进行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因为降钙素水平升高是甲状腺髓样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但是我们要知道,对于女性患者来说,经期是要避免穿刺的;此外,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或者穿刺部位局部有皮肤感染,或者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些患者应该把身体调理正常之后再进行穿刺。
还有一部分就是这个肿物长得可能比较特殊,离大血管比较近,医生觉得穿刺的出血风险比较高,可能不建议做穿刺,而是建议直接手术切除。不过一般来说,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即使是有出血,因为人体的血管有一定的收缩能力,很快地收缩,再加上穿刺之后,敷料按压,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出血情况的发生。
穿刺前,患者可以正常活动,但注意不要吃得过饱。
穿刺时,患者平躺,去掉枕头,仰头,把甲状腺充分暴露出来,然后用超声定位之后,每一个结节,一般抽2-3针。穿刺时配合医生,最好不要说话、吞咽,也不要咳嗽。抽出来之后,有一个做病理的玻璃片,涂到玻璃片上来做细胞学检查。
同时我们知道,有时候针管里头是血液,抽出来的细胞经常附着在管壁上和针头里头,所以要冲洗一下管壁和针头,冲洗液再固定到固定液里头,可以做一个细胞蜡块,或者是做一个基因检测。
整个穿刺过程大概10-15分钟,患者会有轻度疼痛,但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忍受,所以一般不需要打麻药。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细针穿刺报告一般两天左右就可以出结果,如果是做细胞蜡块或者做基因检查的话,差不多3-5天也能拿到检查报告。
穿刺后可以正常说话,但是不要做剧烈运动,最好24小时之后再洗澡,吃饭时可以吃一些温凉的食物,不要吃过烫的食物。
此外,穿刺后,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感,一般用敷料按压止血10-15分钟,如果这个针眼没有不适的感觉,敷料就可以去掉了。
但如果发现穿刺后颈部包块大了,有一些不适的感觉,应该立即就医,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