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毛永辉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原因是成核因素增加、抑制物质减少,导致尿液中的一些物质析出形成晶体、聚集成核,逐渐长成结石。可能与遗传、代谢、感染等因素有关。

那么,发现肾结石后要积极治疗吗?

比较小的肾结石,没有引起症状、感染或影响肾脏,可以观察,不用处理。但即使是小的肾结石,也有脱落到输尿管中的可能,引发剧烈疼痛,大部分伴有镜下或肉眼血尿,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结石嵌顿在肾盂出口或输尿管中,肾盂中的尿液不能顺利地排泄到输尿管、膀胱,导致肾盂内压增高,形成肾积水,肾实质被压迫会影响肾脏功能,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大的肾结石,即使没有导致肾积水,对肾脏仍然会有慢性刺激、造成感染等不利影响,而且结石长大,早晚会导致肾积水等症状,危害肾功能,需要积极治疗。

肾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医生会推荐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比如结石在6毫米以下,大部分可以自然排石,通过多饮水、增加尿量,或者增加活动,辅助促排石的药物,进行自然排石。

如果肾结石无法排出且在2厘米以内,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可选择的。成人的体外碎石一般不需要麻醉,侵入性轻微。当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好,或碎石后破碎的石头依然无法排出,建议做微创内镜取石,现阶段,软性输尿管镜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结石大于2厘米,首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另外,结石虽在2厘米以下,但体外碎石或软性输尿管镜效果不好,或者由于结石位置特殊,经评估体外碎石、输尿管镜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也会推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特殊情况包括结石长在肾下盏,下盏盏口比较小,盏的长度比较长,结石碎掉后需要经过一个狭小的,比较长的路径才能排到肾盂。

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所谓的经皮就是在影像学的引导下,建立一个从皮肤到肾脏内尿路系统的通路,通过这个人工通路把内窥镜伸入肾脏,找到结石,进行碎石和取石。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手术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从肾区位置做穿刺,穿刺成功后放置导丝,然后用扩张器或球囊扩张,再放置鞘管建立人工通道。内窥镜寻找到结石,引入激光、弹道或超声等能量进行碎石。碎石过程中,一边碎石一边把石头清理出来。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放置引流管,把外鞘退出,手术就结束了。

经皮肾镜取石术开展之前,大型肾结石需要做开放手术。肾脏的位置比较深在,切口一般都要求在20厘米,甚至25厘米以上,才能比较良好地暴露肾盂或肾脏,然后在肾脏上切口把结石取出来。开放手术创伤比较大,对肾脏的血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肾脏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经皮肾镜取石技术仅仅是从皮肤到肾脏建立这么一个小的通道,就可以把结石打碎清理出来,大幅度降低了肾脏损伤,有效保护了肾脏功能,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经皮肾镜取石术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非常安全的技术了。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