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卢文红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总体来讲,其恶性程度较低,绝大部分前列腺癌生长缓慢,从确诊到威胁生命,80%的患者能有10年以上的生存期。当然也有比较特殊的病理类型,生存期较短,威胁生命。

临床中发现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即有前列腺癌家族史、雄激素水平偏高、高蛋白饮食。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家族史主要是基因遗传,比如父辈患有前列腺癌,其儿子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3倍。

雄激素水平低下与前列腺癌关系不大,雄激素水平偏高的男性,比如秃顶、谢顶,身上汗毛很重的男性,通常雄性激素水平偏高,从流行病学调查来看,雄激素水平偏高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要高一些,而且患病时间会略微提前一些。

高蛋白饮食主要来自于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白肉如兔肉、鱼肉、鸡肉,大量摄入红肉与前列腺癌有关。

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环境因素,如大气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例如性生活频率),会对前列腺癌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人文环境因素与前列腺癌之间尚未发现直接关联。

前列腺癌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血尿说明前列腺癌已经长大到一定程度,已经侵犯到后尿道或膀胱颈、膀胱底部。一旦出现比如排尿明显困难、骨转移痛,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晚期。有的甚至出现了转移,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要想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就要每年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前列腺癌相关的指标。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早期前列腺癌通过前列腺癌根治术能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若比较晚期,其实手术是切不干净的,需要系统综合治疗。

实际上对于前列腺癌来说,做不做手术也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因其本身生长缓慢,患者可能有比较长的生存期,所以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即使早期诊断,也不是特别建议手术。因为高龄患者本身身体状况较差,需面临手术合并症的风险;另外,不做手术也不会影响他的寿命。

当前,众多国内外指南建议,对于75岁以上的患者,鉴于手术无法延长其寿命,推荐采用现有药物进行病情控制。然而,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即便年龄已达75岁或80岁,仍有可能拥有超过20年的生存期,且患者本身倾向于手术治疗。现有一种预期寿命计算公式,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精确预测其未来预期寿命。因此,多项国际指南指出,对于预期寿命在10年以内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手术;而对于预期寿命超过10年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则推荐手术治疗。

前列腺癌手术现在大部分都是微创,通过腹腔镜或机器人把前列腺癌完整切掉,因为前列腺是包着后尿道的,介于膀胱颈与尿道之间,肿瘤切掉以后,要把远端尿道与膀胱颈重新吻合,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做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