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汝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马有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任医师

当轻柔的春风轻轻拂过人们的面颊,在带来丝丝温暖的同时也会将那漫天飞舞的花粉吹散;当夏雨淅淅沥沥地落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霉菌会悄然无声地开始滋生;当秋风萧瑟地刮起,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干燥的环境使得尘螨可肆意地横行;当冬雪皑皑地覆盖大地,寒冷的气流不断刺激着敏感的鼻腔……不知您是否会出现鼻痒难耐、喷嚏接连不断、鼻涕流淌不止、感觉鼻子像被“水泥”封住一样的情况?不知您是否正饱受着过敏性鼻炎的困扰呢?

在全球范围内,约有20%的成年人、40%的儿童正在遭受过敏性鼻炎的折磨,我国的发病率也大致处于相同的水平。这个疾病表面上看似是个小问题,然而却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着严重的影响,它会使我们呼吸变得不畅,难以入睡,还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鼻窦炎等一系列相关疾病,而这令人烦恼的鼻炎与季节的轮转变换有着紧密的联系,认真研究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成果——二十四节气,我们可从中探寻到许多过敏原播散的规律,从容地去应对。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鼻子对某些物质“过度敏感”了。这些物质,被称之为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尘螨、霉菌、动物皮屑等。当我们的鼻腔黏膜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出现“过度反应”,释放出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鼻腔黏膜水肿或充血,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十四节气与过敏性鼻炎的“爱恨情仇”

通常来讲,过敏原并非污染物,而是大自然中的产物,符合大自然运转的规律。例如,春秋季发病的过敏性鼻炎我们称之为花粉症,其罪魁祸首是植物花粉。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运动的轨迹,将一年划分为24个时段,称之为二十四节气,用来描述不同时节独特的气候特点,而这些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自然界中过敏原的种类、浓度和传播方式。

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几个节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这却是个“多事之春”。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自惊蛰以后,杨树、柳树、榆树等树木的花粉,在春风的吹拂下,漫天飞舞,无孔不入。春分至谷雨期间花粉释放达到高峰,立夏前后,树木花期结束,花粉浓度逐渐降低。给出的建议如下:密切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尽量避免在花粉高峰期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防花粉口罩(或N95口罩)、眼镜等防护装备。回家进入室内前要清理掉衣服和头发上的花粉,并进行鼻腔盐水冲洗、洗脸和漱口。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花粉浓度。每年春季规律发作过敏症状的,可以提前2周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会起到预防的效果。

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季比北方来得更早一些。立春之后,部分早花树木开始释放花粉,惊蛰至清明期间,多种植物花粉同时释放,但由于南方植物种类繁多,花期交错,花粉高峰期相对分散,不像北方那样集中。直到谷雨前后,大部分植物花期就会结束。南方温暖潮湿,除了花粉,霉菌也是一大过敏原。回南天时,墙壁、家具上都可能滋生霉菌,释放出大量孢子,引发过敏症状。给出的建议如下:保持室内清洁,重点清理卫生间和厨房等霉菌容易滋生的区域。经常通风换气,降低室内湿度,减少霉菌滋生。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

夏季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几个节气,在夏季的时候,天气呈现高温多雨的状况,尽管此时花粉浓度有所下降,然而霉菌和尘螨却迎来了适宜它们生长繁殖的时期。潮湿的环境可为霉菌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像空调滤网、卫生间以及厨房等地方,都有可能成为霉菌聚集生长的地方。在夏至前后的梅雨季节期间,霉菌孢子的浓度会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尘螨比较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床上用品、地毯以及沙发当中,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为尘螨的繁殖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鉴于此,给出的建议如下:定期对空调滤网进行清洗,以保持室内处于干燥通风的状态,经常对床上用品进行清洗并且晾晒,同时使用防螨床罩,尽量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容易滋生尘螨的物品,使用除湿机来降低室内的湿度。

秋季涉及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些节气。秋季天气晴朗干爽,但是天气较为干燥,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这又是一个不太好过的季节。在北方地区,秋季是蒿草、豚草等杂草花粉传播的高峰期,这些花粉颗粒比较小,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引发过敏症状。立秋前后,随着雨季结束,气温变得适宜,杂草开始开花并释放花粉。处暑至秋分期间,多种杂草花粉会同时释放,达到一个高峰状态。霜降前后,随着气温降低,杂草枯萎,花粉浓度会逐渐下降。在南方地区,南方秋季气候温暖湿润,许多植物仍然可生长,不过花粉浓度普遍比较低,没有十分突出的高峰期,需要留意的是,南方秋季霉菌孢子浓度可能会比较高,这也是关键的过敏原。给出的建议如下:如同春季一样,关注花粉浓度,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持室内清洁,以此减少尘螨滋生,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冷空气对鼻腔造成刺激。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几个节气。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过敏原的种类相对较少,但是冷空气本身就是一种会产生刺激的因素,冷空气会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使得血管收缩,黏膜变得干燥,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冬季室内进行取暖,会致使空气变得干燥,室内湿度小于30%,然而被褥微环境仍然维持55%的湿度,成为尘螨的“避难所”,尘螨更容易滋生。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也容易导致过敏原浓度升高。给出的建议如下:注意做好保暖,外出的时候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保持室内通风,每天都要开窗进行换气,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定期对取暖设备进行清洁,减少尘螨和霉菌滋生。及时换洗床上用品和衣物,通过晾晒或温水洗涤衣物可以清除大部分螨虫,还能通过去除衣物表面的灰尘皮屑减少螨虫的食物来源。

过敏性鼻炎常见治疗办法

过敏性鼻炎很难被根治,不过借助规范治疗,可对症状给予有效控制,提升生活质量。

常用药物包含以下几种:鼻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可减轻鼻腔炎症,缓解鼻塞、流涕以及打喷嚏等症状。抗组胺药,同样属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可缓解鼻痒、打喷嚏和流涕等情况。鼻腔冲洗,运用生理盐水或者海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以及炎性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对过敏性鼻炎有预防作用,同时也能起到一定治疗功效。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屋尘螨、粉尘螨以及黄花蒿花粉为主要过敏原的鼻炎患者,通过脱敏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过敏症状,还有望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针对过敏性炎症过程中涉及的特定细胞因子(如免疫球蛋白IgE和白介素IL-4、IL-5、IL-13)的新型靶向生物制剂已进入临床应用,为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新选择。

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独特优势:循证医学表明,玉屏风散等经典方剂可以有效改善鼻炎症状;针灸和穴位贴敷能降低鼻腔阻力、改善鼻腔通气,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手段。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为根本的预防方式,借助过敏原检测明确自身过敏原,随后尽量避免接触。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方法仅作参考,具体用药需遵循医嘱。

结语:与鼻炎相处的智慧

过敏性鼻炎难以彻底治愈,然而凭借了解其与二十四节气的关联,掌握不同季节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使生活更轻松。在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中,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该用药时别硬扛,该防护时别嫌烦。行动起来,守护呼吸健康,打赢与过敏性鼻炎的“持久战”,不再被鼻涕、鼻塞困扰,自由畅快地呼吸清新空气。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