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刘玉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任医师

提到慢性鼻窦炎,您会想到什么?是挥之不去的头痛、永远擤不净的脓涕,还是反复发作的鼻塞和逐渐消失的嗅觉?本文将带您深入认识这个困扰千万人的疾病,讲解科学应对之策。

重新认识鼻窦:头骨里的多功能空调房

所谓“窦”,空腔也。鼻窦就是头骨里与鼻腔相通的空腔,它们一度被认为是鼻腔的附属器官,所以也曾被称为副鼻窦。人类共有4对8个鼻窦,分别是位于眉弓深处的额窦、眼眶之间的筛窦、眼眶下方的上颌窦和深藏在眼球后方的蝶窦。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鼻窦就像藏在我们头骨里的很多小房间,这些房间的周边是骨壁,房间里面像墙纸一样被覆一层薄薄的黏膜,每个房间通过小小的引流口向鼻腔引流,鼻腔和鼻窦都是上呼吸道的重要部分。不要小瞧这些小房间,它们可是头部的多功能空调房,可以明显减轻脑袋的重量,放大和修饰我们的发音,对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在发生剧烈碰撞时还可起到“安全气囊”的作用,保护眼睛和大脑这些重要的器官。

鼻窦作为上呼吸道的一部分,当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或过敏反应时,窦腔黏膜发生水肿,鼻窦向鼻腔的引流通道堵塞,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进一步刺激黏膜导致水肿甚至形成息肉,恶性循环加剧鼻窦炎症,这种炎症持续超过3个月就是慢性鼻窦炎。

鼻窦炎的四大症状密码

脓涕:鼻窦炎症的警报信号

鼻窦发生炎症时鼻窦黏膜肿胀分泌大量的炎性分泌物,同时大量的免疫细胞到达炎症现场,战斗的残局导致窦腔内脓涕聚集,而窦口堵塞。这些脓涕又不能顺利排出,如同困在下水道的污水,于是鼻腔总有擤不完的鼻涕,部分患者鼻涕往嗓子倒流引起异物不适感。

头疼:压力变化的晴雨表

鼻窦炎时窦口堵塞,脓涕在窦腔内潴留,窦腔内压力越来越大,刺激窦壁黏膜的神经末梢导致疼痛。不仅仅窦腔压力大时会头疼,当窦口堵塞,窦腔内气体交换完全停止,鼻窦内的脓涕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排出,逐渐在鼻窦腔内形成负压,诱发更为剧烈的真空性头疼。

不同部位的鼻窦发炎导致不同区域的疼痛,所以疼痛部位也会提示病变位置,如前额痛多提示额窦炎,面颊痛常为上颌窦炎,深部头疼或后脑勺痛可能源于蝶窦病变。

鼻塞和嗅觉下降:鼻窦发炎,鼻腔亦无法独善其身

鼻窦炎排出的脓涕刺激鼻腔黏膜可导致鼻腔黏膜肿胀,鼻腔的通气道变得狭窄,不易擤出的脓涕堵塞本就狭窄的通道,鼻堵在所难免,严重时鼻窦的骨壁在巨大的压力下向鼻腔塌陷,鼻塞愈发严重。

我们嗅觉的感知区域分布在两眼之间靠近中线一条被称为嗅裂的狭窄通道上,当脓涕、肿胀的黏膜甚至息肉堵塞通道时,气味分子就无法到达嗅区,嗅觉明显下降。部分鼻窦炎的病变主要集中在嗅区附近,黏膜肿胀严重直接导致嗅神经功能障碍,嗅觉下降也愈发显著。

鼻窦炎的跨界威胁:感染扩散到眼眶和颅内

鼻窦和眼眶、颅底是邻居的关系,当鼻窦炎严重时,战火可能跨界祸及眼眶和颅内。鼻窦炎导致眶周、眶内感染可出现眼睑肿痛,眼球运动受限,甚至视力急剧下降或失明。导致颅底或颅内感染,可出现剧烈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甚至累及重要神经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鼻窦炎反复发作没得治吗?

鼻窦炎之所以让人不胜其烦,最主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反复发作没完没了。那我们就拿它没办法吗?要想控制好鼻窦炎,首先得找到其反复发作的原因。

腺样体肥大:儿童鼻窦炎反复发作的幕后黑手

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方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大家都听说过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儿童颌面部发育导致“腺样体面容”,但它的另一大危害就是堵塞后鼻孔导致儿童鼻窦炎反复急性发作,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一感冒就流脓鼻涕,半个月好不了,这次好了没半个月下次又开始了,一定得带孩子查查腺样体,对于这样的儿童,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鼻窦炎反复发作的重要手段。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牙源性感染:意料之外的跨界伤害

上颌窦和上牙槽骨仅有“一墙之隔”,我们的上列牙就长在上颌窦底的骨质上,如果牙根感染穿透牙槽骨就会导致上颌窦炎,这种牙源性鼻窦炎往往有明显的鼻腔异味,在进行鼻窦炎治疗的时候需要同时处理患牙,否则鼻窦炎迁延不愈,窦底骨质的破坏也会越来越重,甚至导致口腔和上颌窦之间形成瘘管,所以如果鼻科医生建议您到口腔科同时治疗,千万别觉得是大夫在推诿您哦。

真菌感染:真不是脚气长到鼻窦里

真菌性鼻窦炎是因为真菌在鼻窦内繁殖所致,对这类鼻窦炎进行抗生素治疗无效,单纯抗真菌治疗收效甚微且副作用很大,当鼻窦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时需要进行鼻窦CT检查,通过典型的影像学所见疑诊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清除窦腔内的真菌团块。

坊间曾有传闻说闻臭袜子会导致真菌性鼻窦炎,其实这两种疾病的致病真菌完全不一样。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中都可能有真菌孢子或菌丝,如果真菌进入鼻窦后没及时排出就可能在局部定植而致病,尤其是围绝经期老年女性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因窦腔局部环境适宜真菌生长,更容易得真菌性鼻窦炎。

结构异常:与生俱来的先天劣势

鼻窦仅通过狭小的窦口与鼻腔相通,如果患者鼻腔结构异常影响了本就不宽敞的引流通道,也可能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如鼻中隔偏曲或中鼻甲发育成空泡样,可能导致中鼻道引流不通畅,或者筛窦气房发育过度挤占了额窦、上颌窦或蝶窦的引流通道。内镜手术矫正这些解剖异常可打破鼻窦炎复发的魔咒。

过敏体质:难缠的免疫过激

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鼻窦炎患者,感染往往不是导致炎症反复的主要原因,这类患者的鼻窦病变组织中往往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它们主导了一种极易反复的炎症。对于这类患者即使手术也不能阻止炎症卷土重来,就像哮喘患者需要长期吸入激素治疗一样,这类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使用鼻喷激素来控制黏膜炎症,手术的目的是为长期的鼻窦药物治疗提供通道。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以奥马珠单抗(抗IgE)、度普利尤单抗(抗IL-4/IL-13)和美泊利珠单抗(抗IL-5)为代表的靶向生物制剂,为伴有鼻息肉的难治性慢性鼻窦炎患者带来了新希望。目前这三类单抗已获美国FDA及欧洲EMA批准用于该适应证,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具有显著疗效:约60%-75%患者鼻息肉体积缩小≥50%,嗅觉评分提升2-3级,鼻部症状总评分(SNOT-22)平均下降30分以上。我国药监局已将奥马珠单抗和度普利尤单抗新增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适应证纳入优先审评名单,预计2026年前后可完成本土化审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生物制剂能有效控制病情,但此类慢性鼻窦炎尚不能彻底治愈,仍需采取阶梯式治疗加长期管理的策略:急性期推荐生物制剂联合鼻用激素冲击治疗,缓解期则需持续使用维持剂量并配合鼻腔冲洗等。这与哮喘患者的阶梯式治疗和长期管理的模式具有相似的逻辑——通过定期鼻内镜评估、血清IgE监测和用药依从性管理,医患合作共建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实现长治永安。

总的来说,鼻窦炎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不同的亚型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天差地别,我们既不能轻视它,也不用恐惧它,通过科学认知和系统管理,即使面对顽固的慢性鼻窦炎,我们也能重获清新呼吸的自由!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