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秋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王全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遗传性耳聋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概念,它是指由于父母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而导致的耳聋情况。

在临床上,经常有一些患儿的父母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夫妻双方都是正常的,可是生下了一个耳聋的孩子,而且检测发现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遗传性耳聋有6种遗传方式,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Y连锁遗传、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

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20%左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常见,占80%左右;X连锁、Y连锁加线粒体遗传,占1%-3%的比例。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就是父母一方是耳聋患者,把致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这种遗传方式会导致50%的后代出现耳聋。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是最多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父母双方是正常的,家族中也没有明确的耳聋患者,但是后代却出现了耳聋的情况。这是因为父母都携带了耳聋的致病基因,后代有25%的概率会出现遗传性耳聋。这种遗传方式在家族当中的表现,可能不是代代相传,而是一种隔代相传的模式。

③X连锁隐性遗传:我们经常会看到,母亲是正常的,但她生的孩子,尤其是儿子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叫隔代遗传。还有一种情况是母亲正常,父亲是耳聋患者,他们所生的儿子均表现正常,而女儿则均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但不发病。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④X连锁显性遗传:如果母亲患病,孩子有50%的概率患病,且没有性别差异;如果父亲患病,他们生的女儿都会患病,生的儿子都不会患病。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⑤Y连锁遗传:这种遗传方式会导致男性代代传递,因为它的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所以只要生男孩,就会把这个致病基因传递下去,导致男孩患病,这叫Y连锁遗传,是比较少见的一种遗传方式。

⑥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因为所有子代的线粒体,在胚胎期间都来自母亲,所以母亲携带致病基因之后,会传递给她的后代,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往下传,这叫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

但是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主要是药物敏感导致的一种基因突变形式,所以在应用耳毒性药物的时候,比如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像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卡那霉素、依替米星等等,致病线粒体对这些药物非常敏感,我们叫一针致聋,打一针就可能出现耳聋的情况,所以孕期要非常谨慎地应用这些耳毒性药物。

从分型来看,遗传性耳聋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叫综合征型的遗传性耳聋,一种叫非综合征型的遗传性耳聋。

在遗传性耳聋患者中,70%是非综合征型的遗传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听力问题,就是耳聋的问题,其他器官系统都是正常的。

而综合征型的遗传性耳聋,除了有听力问题之外,还有视力的问题、毛发色泽的问题、眼睛色泽的问题、皮肤色泽的问题,还有一些肝肾功能损害、发育畸形等等,大概有400多种相关的,跟其他器官同时发病的综合征。想要明确到底是哪种综合征,除了观察患者的外貌和检查全身状况之外,还要通过基因检测来最终明确综合征的类型。

从预后来看,目前遗传性耳聋还不能被彻底治好。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及早发现和干预,最重要的是让遗传性耳聋的孩子,语言上不受影响,所以就要早期干预。

实际上在孕6个月的时候,胎儿的听觉系统就已经建立了,出生之后到2岁之间,是大量信息输入的时间段,2-6岁也是孩子语言发育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在这些时间段都需要他能够听到声音,才能帮助他学会语言,才能进行交流。

所以所有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都是为了让他能够进行语言的发展、发育,以便日后在社会当中能够正常地进行交流。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