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贫血,其中约50%的贫血可归因于缺铁。在中国,这一比例尤为突出。《中国白领女性膳食健康白皮书》显示,18岁~49岁女性人群中有高达72.2%的人铁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存在铁缺乏风险。
缺铁的典型症状
虽然缺铁不易被觉察,但很多身体特征会提醒我们,比如:
1.容易疲劳:稍微运动一下就累。
2.皮肤和嘴唇苍白:看起来没有血色。
3.呼吸急促、心悸:会出现气短和心跳加速。
4.头晕和头痛:尤其在突然站起时更容易头晕。
5.指甲脆弱、掉发:指甲可能变脆或裂开,头发变薄或头发干枯,甚至掉发。
6.口角炎或舌炎:舌头肿胀、发红,嘴角还可能出现裂口、溃疡。
7、食欲异常:有时会想吃奇怪的东西,比如泥土、冰块等,称为“异食癖”。
怎么吃才能有效补铁?
说到补铁补血,很多人觉得吃点红枣、菠菜就行了,但它们补铁作用其实并不大。红枣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菠菜中的草酸会与铁结合,会降低铁的吸收。
1.多吃动物肝脏、全血、红肉和禽类:这类动物性来源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达10%以上,而植物性来源的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通常<5%。其中牛肉的含铁量>鸡肉>鱼肉。
2.搭配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可以在吃铁含量高的食物时,搭配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C的水果。
3.避开抑制铁吸收的食物:补铁时尽量少喝茶、咖啡、乳制品以及全麦谷物等食物中的麸皮。麸皮中的脂酸和草酸也会影响铁的吸收。
4. 摄入其他微量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A、B6、B12和叶酸等对铁的吸收和利用也有帮助。
5. 选择铁补充剂:铁补剂是快速有效补铁的方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广大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节食要有度,不能只吃素,饮食要均衡,合理搭荤素。每周吃上几次红肉、肝脏,再加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促进铁的吸收。如果发生缺铁性贫血,一周建议吃2次至3次猪肝。若发现自己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疑似贫血症状,及时前往医院检查血常规,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重拾健康活力,继续精彩人生。别让贫血这朵“乌云”,遮住你原本绚丽的生活色彩。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