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
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
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影响肺部
但也可能累及其他器官
其症状可因病情轻重
感染部位及个体免疫力而异
今天,一起来聊聊结核病那些事儿↓
肺结核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持续性咳嗽:
通常持续2周以上,初期可能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黏液或脓痰。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少量咯血,甚至大咯血。病灶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肺组织受损或合并胸腔积液时出现呼吸困难。
2****全身性症状:
多为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37.5℃-38℃),可伴随寒战。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醒后汗止,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伴有食欲减退,持续疲倦,活动后加重。
3****需警惕的高危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酗酒、吸烟);密切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人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营养不良者。
肺结核患者何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反复低热、盗汗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务必及时就诊。确诊需结合胸部X线、CT、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或分子检测等。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结核杆菌就会趁机进入体内。结核杆菌大部分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杀死,但有一部分能逃避免疫的“追杀”,在体内存活,引起肺部结核菌感染。
肺结核的危害性有哪些?
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造成结核菌的耐药,耐药结核病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且治愈率低,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怎样预防?
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尤其是痰菌阳性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
**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间气溶胶的密度。
人群密集场所(如医院、学校)需加强空气流通和紫外线消毒;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纸巾密封后焚烧或消毒处理;
痰液应吐入带盖容器,用漂白粉或沸水消毒后再丢弃;
减少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长时间共处,必要时佩戴N95口罩防护;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如维生素D),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压力。
关键提示
肺结核可防可治,规范治疗治愈率较高,但需警惕耐药性问题。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即使无症状也建议筛查;若出现疑似症状,务必尽早就医。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