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压成为常见慢性病的当下,家庭血压监测愈发重要。然而,不少人在家测量血压时,因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白白浪费了测量时间与精力。想获取精准血压数据,得留意以下关键要点。
测量前准备
安静休息
测量血压前 30 分钟,务必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这些行为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短时间内升高,影响测量准确性。比如刚爬完楼梯就测血压,血压数值往往会偏高。应在安静环境中休息 15 - 30 分钟,让身体状态平稳,为准确测量创造条件。
排空膀胱
膀胱充盈会对血压产生影响,干扰测量结果。测量前一定要排空膀胱,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减少额外因素对血压的干扰。很多人忽视这一点,结果测量出的血压并非真实水平。
选择合适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因操作简便、读数直观,成为家庭测量的首选。要挑选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其准确性有保障。腕式血压计受肢体位置影响大,测量误差相对较大,不推荐常规使用,除非是特殊情况(如手臂无法使用)且在医生指导下。水银血压计虽准确,但操作复杂,需专业培训,还存在汞污染风险,一般家庭不建议使用。
测量过程规范
正确坐姿
测量时,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手臂自然下垂,放在桌面上,使血压计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若手臂位置过高,测得血压偏低;位置过低,则血压偏高。比如有些患者习惯将手臂随意放置,结果血压数据偏差较大。保持正确坐姿,才能得到可靠的血压数值。
合理佩戴袖带
袖带要绑在上臂,距离肘窝 2 - 3 厘米,松紧度以能插入 1 - 2 根手指为宜。过紧会使血压测量值偏低,过松则偏高。袖带大小也有讲究,要根据手臂粗细选择合适尺寸,标准袖带适用于臂围 22 - 32 厘米,臂围超过 32 厘米需使用大尺寸袖带,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多次测量求均值
首次测量血压,应测量双臂血压,以后以血压较高一侧为准。每次测量应重复 2 - 3 次,间隔 1 - 2 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单次测量易受偶然因素干扰,多次测量取平均能减少误差,更接近真实血压水平。例如,第一次测量血压为 140/90mmHg,第二次 135/85mmHg,第三次 138/88mmHg,取平均值 137.7/87.7mmHg 作为此次测量结果。
测量后记录
测量完血压,要及时准确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日期、时间、测量部位(左臂或右臂)、血压数值以及测量时的身体状态(如是否服药、有无不适等)。详细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血压变化规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有的患者测量后不记录,到医院看病时无法准确提供血压情况,影响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在家测量血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诸多注意事项。只有做好测量前准备、规范测量过程并准确记录,才能获取可靠的血压数据,为健康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