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科学
泉州市科协
泉州市观鸟学会
编者按
生态系统如同一首宏大而精妙的交响曲,在这曲自然之歌中,鸟类以其灵动的身姿、多彩的羽衣和悦耳的啼鸣,成为了最为引人注目的音符之一。科普守护绿色家园。泉州市科协携手泉州市观鸟学会开设“鸟瞰科学”专题科普栏目,不定期发布鸟类科普知识,择优展播学生征文及绘画作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教育,关注鸟类保护与研究,共同维护生态平衡。这里有精心绘制的鸟类绘画,以艺术的笔触勾勒出它们的美丽轮廓;有高清逼真的鸟类图片,展现它们在林间飞翔、觅食、嬉戏的瞬间,诠释生命的活力与灵动。让我们走进充满奇妙与惊喜的鸟类世界,探索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
黑水鸡 摄影作者:许国强
黑水鸡 摄影作者:卢天民
征文鉴赏 ·《鹭点烟汀》
2023年洛江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蔡一煌
泉州第十一中学 初三(14)班
/ 指导老师 许秋兰 /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所以,观察白鹭不知不觉已成了日常。漫步在洛阳桥上,晨风吹拂着我的脸颊,一股凉意涌上心头。周围皆是奔腾的洛阳江水和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微风吹来,江水碧波荡漾。忽然几个白点映入眼帘,就像绿树中盛开了白色的花朵。小花们怎么在动?定睛一看,哦!原来是群调皮的白鹭。“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看完余光中爷爷的这篇文章,我合上了书页,而那些文字却依然在脑海盘旋。我带着对洛阳桥的好奇和憧憬,伴着早已映染天边浅绛的夕阳,和家人一同彳亍在洛阳桥畔,品味着洛阳桥的自然和美好。来到了树梢上,你看,树梢上飘荡着一片片嫩绿的树叶,好像小船一样在风中飘荡,还有树底下那漂亮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在阳光下绽放得十分美丽,随风飘舞。远处,小虫子们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追逐,真是好玩极了。秋风如约,和煦摇曳,吹散了木棉镀金了丹桂。那滚滚东逝的洛阳江,那万帆竞渡的刺桐港,是谁诠释了时过境迁?是谁见证了沧海桑田?
——题记
幼年时,当月亮已在天边印出一个湿润的晕,父亲总是教睡不着觉的我背古诗,苏东坡《行香子.过七里濑》便是其中的一首。“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这是父亲情有独钟的一句。然而他未曾告诉我诗里行间的意境,其地方腔调的普通话也更加让稚嫩的我疑惑诗句究竟如何叫好。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一切都很适宜。”五年级语文课本第一篇文章,近乎白描的语言在郭沫若先生精炼的笔触下绽放出一朵隽永含蓄而又清新淡雅的花朵。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白鹭,因此在我懵懂年少的欢喜中韵下印记。
“少年不识愁滋味”,青春的自命风流无意带来愁思。踱步在秋意渐浓的洛阳江畔,被飒飒金风烧黄的落叶,随着我脚步的踩踏嘎吱作响。悲观的潮水漫上心头,浇灭了满腔热忱的炽火,喉咙干涩地滚动配合着眼眶的酸涩,哽咽在寂寞中沉默。忽的,不远不近处闪出一片雪白。葳蕤红树旁,潮湿、坑坑洼洼的泥泞上,几点白雪洒落南国——“湖海上、一汀鸥鹭”。生灵们的耍玩夺过我的视线,忧绪不经意间置之度外,而去追随它们婀娜优雅、轻盈美丽的身影。
流线型的躯体好似世间最温柔的清风,荡起平静波潭的涟漪;鲜嫩而又有韧性的细腕又如初学的吉他手,波动我的心弦;满身莹白却似夜空最亮的皓月,惊艳了我的时光。江水上一只白鹭独自闲游,宛若一个慵懒清秀的少女在漫无目的地散步,到有杜陵梦般的浮华;两只白鹭相靠在红树旁,相互依偎或者梳理毛发,如同一对情侣撒播热恋的种子;最叫人惊艳的当是十多只白鹭划过长空的景象——青空。碧波。繁芷。群鹭。这是我心头漫过的图景,也是眼前流过的诗意。纵不能领略到滕王阁中“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句描述的丽景,洛阳江之大观同样保留着天地间一份瑰丽。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视线离开白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城市的霓虹不安跳动,喧嚣与静默杂糅。旷远的天地间游离着许多人,也渗透着无数的心结。“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秋风不解少年的心绪;“鹭点烟汀”,点波起少年心中平静的水面,激荡阵阵涟漪。
白鹭,自由,纯洁,高雅。那分白既可以作为画布的底色,又能与自然相映成趣。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我愿用意气年华,换取一页这般纯粹的诗章,纵使笔断,墨干,纸绝,砚碎……
鹭翔洛阳江,远处是浩海亦是梦想扬帆处……
绘画作品 .《海丝之城》2023年洛江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戴静璇洛江外国语学校 初二(23)班/ 指导老师 陈菊兰 /
科普延展 .黑水鸡
鹤形目秧鸡科
成年黑水鸡拥有亮红色的喙,喙尖呈黄色,腿部为绿色。头部、颈部至肩部呈深石板灰色,头部几乎全黑,肩部到背部带橄榄棕色调,其余上体部分为深橄榄棕色至橄榄绿色。尾部黑色,略带橄榄色光泽,翅膀主要为暗黑色,翼弯有狭窄的淡色线。下体颜色较暗,侧翼有白色羽毛尖,后侧翼带有橄榄棕色调,侧尾覆羽白色;虹膜红色;腿和脚为亮黄绿色至黄色,胫部上半为橙色。雌雄相似,但雌鸟体型较小。幼鸟和亚成鸟喙部和腿色较淡,逐渐接近成鸟的颜色。黑水鸡栖息于多种自然和人造的淡水湿地,包括河流、溪流、运河、沟渠、湖泊、水库、池塘、废弃的采石坑、稻田、沼泽和湿地,以及季节性洪水泛滥的地方。
黑水鸡适应性强,能有效利用新创造的栖息地,对占据区域有很强的依恋,不容易因环境变化或人类干扰而轻易被取代;在城市环境中,它能很好地适应,必要时完全接受人类的存在,以便占领树荫下的装饰水域和草坪等合适的栖息地。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