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上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联合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布奇乐乐园亲子成长中心、石家庄沐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开展**“萌娃趣识谷物,共筑食安防线”**科普进校园活动。为布奇乐乐园的孩子们带来一场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科普宣传活动。
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科普团队的马春红研究员带领赵璞博士、焦博博士、许大金博士围绕“食品安全与农产品安全”主题,为河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布奇乐乐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会。
“玉米源自何处?”“它为什么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见佳肴?马春红研究员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引领孩子们踏入玉米的奇妙世界。
赵璞博士为大家讲述了玉米的历史,这种作物最早起源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地区,在明代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自此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从玉米的起源、营养价值,到如何识别霉变玉米的危害。科普志愿者们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小小的玉米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学问!
许大金博士给小朋友讲解了“神奇的种子”。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各类植物、农作物和蔬菜的种子标本。孩子们簇拥在展台周围,好奇地观察着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珍贵宝贝”。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植物,生命的奇妙历程令孩子们惊叹不已。有的小朋友兴奋地喊道:“原来我们吃的蔬菜小时候是这个模样!”
透过显微镜的镜头,一个充满奥秘的植物王国正静候我们去探寻。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踏入玉米的世界,揭开这一神奇作物背后的故事。
“哇!这个好像小虫子!”
“这个种子真大呀!”……
在显微镜观察环节,焦博博士教孩子们怎样使用显微镜,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微观世界的神奇。透过显微镜,他们看到了平日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真切感受到科学的无限魅力。
团队播放了精心制作的科普视频和动画片,如《多姿多彩的玉米》《隐形的杀手-玉米赤霉烯酮》、《关注用水安全从我做起》以及《玉米和菜豆的种子》。这些有趣的动画,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更让他们明白科学就在身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科普志愿者们与孩子们进行互动问答。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地举手,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如“玉米为何会变甜?”“细菌有好坏之分吗?”科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掌声不断。
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玉米的来龙去脉,更激发了他们对植物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在观察、思索与互动中,探索科学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底悄然扎根。此次活动,线上抖音、公众号同时直播,线下80余名师生参与,线上302人参与。
来源: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