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尿毒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尿毒症并非突然降临,它往往是由长期不良生活习惯逐渐损害肾脏功能所导致的。以下这 5 个常见习惯,对肾脏的伤害极大,一定要警惕并避免。

长期熬夜

如今,熬夜似乎成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然而,长期熬夜对肾脏的损害是巨大的。人体在睡眠状态下,肾脏等器官会进行自我修复和代谢废物的清理。但熬夜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肾脏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长期如此,肾脏的代谢功能会逐渐下降,毒素在体内堆积,增加肾脏负担。相关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群患肾脏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作息人群高出许多。而且,熬夜还可能引发内分泌失调、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对肾脏的损害,为尿毒症埋下隐患。

过度摄入高盐食物

高盐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普遍。许多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加工肉类以及口味浓重的菜肴,却不知过量的盐分会给肾脏带来沉重负担。当摄入过多的盐时,人体为了维持电解质平衡,会吸收更多的水分,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使肾脏的肾小球处于高压力状态,造成肾小球硬化,进而损害肾脏的滤过功能。数据显示,每天摄入盐量超过 6 克的人群,患肾脏疾病的风险显著上升。肾脏功能受损后,若不及时调整饮食,病情可能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滥用药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身体不适时往往急于缓解症状,自行购买并服用各种药物,却忽视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许多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部分中药等,都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例如,长期大量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可能引发马兜铃酸肾病,导致肾脏不可逆的损伤。而且,一些人在用药时不遵循医嘱,随意增减剂量或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会进一步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药物在体内经过肾脏排泄,过多的药物毒素堆积在肾脏,容易造成肾脏细胞损伤,久而久之,肾脏功能逐渐衰退,增加了患尿毒症的风险。

长期憋尿

工作忙碌或生活习惯不佳,导致很多人有长期憋尿的习惯。憋尿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对肾脏有着极大的危害。当膀胱内尿液充盈时,压力会升高,尿液可能会逆流回肾脏。尿液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随之进入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会对肾脏组织造成严重破坏,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此外,长期憋尿还会使膀胱肌肉松弛,降低其排尿功能,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不及时纠正憋尿的习惯,肾脏持续受到损害,最终可能引发尿毒症。

饮水过少

水是生命之源,对肾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然而,很多人因为工作繁忙或个人习惯,每天的饮水量不足。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尿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如果饮水过少,尿液生成量就会减少,导致这些废物和毒素在肾脏内浓度升高,容易形成结晶,甚至引发肾结石。长期饮水不足还会使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影响肾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肾脏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其排毒能力下降,毒素在体内积聚,不断损害肾脏健康,增加了尿毒症的发病几率。

尿毒症的增多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密切相关。为了保护肾脏健康,远离尿毒症,我们应摒弃长期熬夜、过度摄入高盐食物、滥用药物、长期憋尿以及饮水过少等不良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肾脏能够正常发挥功能,我们的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