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最为精密复杂的“司令部”——大脑里,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颅内动脉瘤,就是其中一种犹如“不定时炸弹”般威胁着人们健康的病症,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运用高超的技艺和先进的技术,小心翼翼地将它“拆除”。
颅内动脉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它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正常的血管壁在长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下,或者由于血管本身的病变,可能会逐渐形成局部的薄弱区域,导致动脉壁像吹气球一样膨出,在此形成了动脉瘤。这种动脉瘤就像一颗埋在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让人难以察觉,但一旦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动脉瘤破裂后,动脉内的血液会瞬间涌入脑组织周围的空间,形成颅内出血。这会导致颅内压力急剧升高,压迫周围的脑组织和神经结构,引发头痛、头晕、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偏瘫、死亡等灾难性后果。据统计,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初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30%,再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则高达60% - 70%,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然而,面对这个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神经外科医生并非束手无策。现代医学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斗”,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夹闭和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夹闭就像是在动脉瘤的颈部套上一个“夹子”,将动脉瘤与正常的血管分隔开来,防止动脉内的血液流入动脉瘤,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破裂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夹闭牢固,复发率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动脉瘤。但手术夹闭需要开颅,创伤较大,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较高。
血管介入治疗则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血管内的导管,将特殊的材料,如弹簧圈、支架等,送入动脉瘤瘤腔内,填充瘤腔,使瘤体内形成血栓,从而达到封闭动脉瘤的目的。这种方法就像是在动脉瘤内部放置了一个“塞子”,堵住了动脉瘤的“漏洞”。血管介入治疗不需要开颅,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对于一些复杂形态的动脉瘤,可能会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除了直接治疗动脉瘤本身外,神经外科医生还会关注患者术后的康复和预防复发。术后,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给予对症治疗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同时,为了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医生会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颅内动脉瘤虽然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但只要我们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神经外科医生的精心治疗,就能够将这个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拆除,守护大脑的健康。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我们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将会不断提高,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 丹东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