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本是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季节,可对于不少人来说,却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一科(脊柱微创科)王哲享教授为您详细剖析这背后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及应对方法。

一、为何春季会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期?

1、气候因素

**(1)气温波动导致受凉:**春季昼夜温差大,气温不稳定易导致腰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加重腰椎间盘压力。若过早减少衣物或未做好保暖,更易诱发症状。

**(2)湿气影响生理功能:**春季湿气重,尤其对虚寒体质者,湿寒易阻滞腰部经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加剧疼痛。

2、行为习惯改变

**(1)活动量骤增引发劳损:**久坐或缺乏运动导致腰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春季突然增加户外活动或劳动强度,易造成腰椎间盘超负荷运转,甚至引发急性损伤。

**(2)姿势不当与护理疏忽:**部分患者因春季回暖放松警惕,久坐、弯腰劳作等不良姿势持续时间增加,或忽视腰部保暖防护,均可能诱发旧疾。

3、病理机制影响

寒冷刺激会导致腰椎周围韧带弹性下降,椎间盘纤维环脆性增加,此时若叠加外力作用(如突然扭转或负重),更易发生髓核突出。

二、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腰部保暖

春季气温多变,建议采用 “多层穿衣法”,内层选透气吸汗衣物,外层加防风马甲或护腰,防止冷风直吹腰部。室内避免空调冷风对腰,久坐可用不超 45℃的电热护腰带或热敷袋促循环。虚寒体质者睡前可艾草泡脚,或借助红外理疗仪驱寒。

2、合理运动

冬季后恢复运动应遵循 “每周增加 10% 强度”,如从每日散步 20 分钟渐过渡到快走、慢跑。运动前做 5 - 10 分钟动态拉伸,像 “猫式伸展”“侧腰扭转”。初期选低冲击运动,如游泳、八段锦,避免篮球、高尔夫这类快速扭腰运动。

3、纠正姿势

办公时,椅子高度调至膝盖自然弯曲 90°,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用符合腰椎曲线的记忆棉靠垫。设每 45 分钟站立提醒,做 “靠墙站立法” 或 “椅子瑜伽”。家务劳作时,先蹲后抱物用腿站起,保持腰挺直,擦地用长柄工具,不跪姿弯腰。

4、加强腰背肌锻炼

(1)五点支撑法:适合腰部力量弱、肥胖、老人或腰椎术后康复者。仰卧硬板床,去枕屈膝,以头、双肘、双脚为支点,缓慢抬臀腰呈弓形,保持 3 - 5 秒后放下,休息 3 - 5 秒为 1 周期,10 - 40 次 / 组,早晚各 1 - 2 组。初期可借助手掌辅助,动作要慢防拉伤。

(2)四点支撑法:适用于腰部力量强的青壮年或已掌握五点支撑者。跪姿双手双膝撑地,手掌与肩同宽、膝盖与髋同宽,以四肢为支点,收腹将躯干拱起呈 “桥形”,保持 3 - 5 秒后回落,10 - 15 次 / 组,每日 2 - 3 组。注意避免塌腰撅臀,腰椎急性疼痛期勿练。

(3)小燕飞(飞燕式):适合腰背肌力量好或需强化脊柱稳定性者。俯卧硬板床,去枕,双手后背或放身体两侧,双腿并拢,吸气时同时抬头部、胸部及双腿,腹部着床呈 “飞燕” 状,保持 3 - 10 秒,呼气放下,休息 3 - 5 秒,10 - 20 次 / 组,每日 2 - 3 组。注意避免过度仰头,肥胖或力量不足者可先练 “半燕飞” 。

专家提醒

王哲享教授提醒: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腰背肌锻炼应循序渐进,从五点支撑等低强度动作入手,适应后再尝试高难度动作。锻炼时若腰部刺痛、麻木,需立刻停练并就医。坚持每日规律练习,至少持续 8 周,才能有效提升腰背肌耐力。

春季腰突高发,了解成因并做好保暖、科学运动、纠正姿势等措施,就能降低发病风险,畅享春日美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一科(脊柱微创科) 罗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