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疾病的“大家族”里,青光眼可是一位不容小觑的“健康杀手”。它悄无声息,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人们的光明,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因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致使视神经受损,进而引发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严重时可致盲的眼病。简单来讲,眼球就像一个有“压力”的小房子,正常情况下,眼内的房水不断循环,维持着稳定的眼压。但当房水循环出问题,房水排不出去,眼压升高,就像房子里积水越来越多,压力过大,会压迫视神经,最终伤害视力。
二、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1. 原发性青光眼:又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往往察觉不到,等发现时,视神经可能已严重受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则发病较急,患者会突然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短时间内就可能失明。
2. 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其他疾病,如眼外伤、炎症、肿瘤等,或者全身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等引发。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眼部病变,就可能继发青光眼。
3. 先天性青光眼:主要是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眼部房角结构发育异常,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常表现为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
三、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青光眼发病风险增加。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眼睛各结构功能逐渐衰退,房水循环容易出现问题,患青光眼几率变高。
2. 遗传因素:青光眼具有一定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亲属发病风险会显著上升。遗传基因可能影响眼睛房角结构、眼压调节机制等,使后代更易患上青光眼。
3.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用眼,像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屏幕,会让眼睛疲劳,影响房水循环;大量吸烟、酗酒也可能损害视神经,增加青光眼发病几率。另外,情绪波动大,长期焦虑、抑郁,也可能诱发青光眼,因为情绪变化会影响神经调节,导致眼压波动。
4. 其他因素: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李富华主任表示,高度近视、远视患者,眼球结构与常人不同,眼压调节相对脆弱,容易出现青光眼;眼部曾受过严重外伤,或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也可能引发青光眼。
四、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
1. 关注症状:看东西时,周边视野好像有“黑影”遮挡,而且这种情况逐渐加重;眼睛经常感觉胀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后,休息也难以缓解;夜间看灯光时,灯光周围出现像彩虹一样的光环(虹视现象)。
2. 定期检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要提高警惕,从青少年时期就定期检查。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