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至15日,我国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水利部将今年入汛日期定为3月15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面对防汛抗洪的严峻挑战,做好水工程防洪调度至关重要,其中关键是打好防洪“三张牌”。这“三张牌”分别是**“头牌”河道宣泄,“王牌”水库调控,“底牌”蓄滞洪区运用。**
**作为防洪“王牌”,**水库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次应对洪水过程中,发挥了拦洪、削峰、错峰的重要作用。但当前部分水库存在超居民迁移线调度运用人员转移避险方案不完善、补偿救助保障体系不健全、防洪库容被侵占、联合调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水库防洪能力降低,影响水库防洪功能正常发挥。
枫树坝水库泄洪
针对以上影响水库防洪能力的问题,我院开展了水库临时淹没区人口调查与人员转移安置方案制订、水库临时淹没实物调查与补偿方案研究、水库库容曲线复核与防洪库容侵占情况摸排、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方案优化研究等一系列工作,为我省水库防洪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水库临时淹没区是指水库超征地线移民线调度运用,因水库洪水回水产生的临时淹没区域。水利部高度重视人员转移安置方案编制,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我院充分发挥省级水旱灾害技术支撑单位专业优势,承担了新丰江、枫树坝、湾头水库库区洪水风险分析及临时淹没区人员转移安置方案编制任务,明确了水库临时淹没区的范围,首次全面、细致调查了区内常住人口数量及分布,具体到个人姓名、联系方式及住宅地面高程,创造性构建了人员转移安置五级“包保”责任制体系和特殊群体转移责任体系,建立了预警与警报、转移与安置、返迁与善后等机制,确保科学、有序、高效实施人员转移安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枫树坝、新丰江的人员转移安置方案已完成报批,并在我省2024年东江洪水防御中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丰江库区现场调研
水库超居民迁移线高程线调度运用造成的库区临时淹没损失补偿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也会致使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上防洪库容调度运用受限,水库防洪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我院调查确定了枫树坝水库、湾头水库库区临时淹没区的实物补偿清单,并以此为基础,参考全国各地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有关经验做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办法等,梳理了水库实际运用过程中已建立的补偿机制和工作经验,结合枫树坝水库、湾头水库防洪调度工作实际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了枫树坝水库、湾头水库库区临时淹没损失补偿政策建议,作为临时淹没补偿政策制定和防洪调度决策的参考依据。
枫树坝现场调研与座谈
对水库防洪库容的侵占,会导致水库防洪能力降低,影响水库防洪功能正常发挥。
以阳江市某水库为例,我院基于库区地形测量图构建水下与陆上一体化的高精度水库库区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和绘制了水库的水位-库容曲线和水位-面积曲线。之后,通过库区地形变化分析、遥感影像识别、实地调查等方法摸排防洪库容侵占情况,形成水库“四乱”问题图斑清单,并提出整治建议。项目组探索形成了一套库容曲线复核与防洪库容侵占情况摸排的工作方案和标准流程,可为其他大中型水库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方案优化,可提升调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挖掘水库防洪能力,保障防洪效益的充分发挥。
我院针对韶关市区防洪工程体系,在原有的乐昌峡和湾头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方案基础上,建立韶关市区洪水分析模型和湾头水库动库容调洪演算模型,评估乐昌峡和湾头水库按现行方案调度的防洪运用效果,分析湾头水库的运用成本与减灾效益,开展了乐昌峡和湾头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方案优化研究,为保障湾头水库防洪效益的充分发挥、切实提升韶关市区防洪减灾能力提供了支撑。
在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多发重发的今天,水库作为防洪“王牌”,其防洪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打好水库防洪能力提升组合拳,积极探索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建设路径,**为推进“四全”管理,****完善“四制(治)”体系,****强化“四预”措施,****加强“四管”工作,**全面提升我省水库运行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贡献水科院力量。
来源: 粤水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