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肝脏是人体最为“繁忙”的器官之一,它承担着机体的新陈代谢、物质合成转化及转运、免疫、消化等工作。然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肝脏受损,如何预防肝脏疾病,科学保护肝脏?

本期《相约科普》节目,让我们跟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肝内科主任医师朱月永、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邱荣仙,一起学习如何守护“小心肝”,别让“肝”受伤!

守护“小心肝” 别让“肝”受伤

1肝脏有哪些功能?

代谢,人体内的糖、脂类、蛋白质的代谢,都需要在肝脏里进行。人体非常重要的凝血因子功能,也几乎是在肝脏内合成的。肝脏作为人体的化工厂,还包含解毒功能**。肝脏还能够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且具有免疫功能,能清除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保护身体健康。

2哪些行为会让肝脏受损?

01胡吃

高脂、高热量的食物,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负担。长期高油脂、高糖的饮食,导致肝脏里脂肪堆积,会形成脂肪肝。

02海喝

我们喝下去的每一口酒,大多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乙醛、乙醇对肝脏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长期大量喝酒,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酒精性的肝损伤。

03熬夜

因为生活方式和工作学习的压力,人们的作息时间不断往后调整。熬夜时,肝脏无法进行修复,久而久之会导致肝功能下降。熬夜后进食宵夜,也在加重肝脏代谢的负担。

04滥用药物

过量服药或者服用违规药物,肝脏可能会因为来不及“解毒”,而被毒素攻击,造成肝受损。

3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

肝脏具有超乎想象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在移植器官时,甚至仅仅需要约1/3的肝,就能生长成为一个完整的肝脏。因此在肝硬化之前,有些损伤是可逆的,每个人都要学会爱护、保护我们的肝脏。

来源: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