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是世界上发生率最高的感官缺陷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发布的全球听力报告显示,全球目前患有听力损失的人群超过4.3亿。
而在大家的身边,我们大部分人都喜欢有事没事掏耳朵,喜欢听音乐时声音开到很大音量……这些不经意的习惯都会给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听力好的老人比听力受损的同龄人更长寿。研究主要针对70岁以上老人调查发现,存在听力损失的人在未来的几年里死亡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高出21%~39%。
【1】如何判断自己听力有没有问题?
1.听力下降 2.耳鸣 3.耳痛
【2】哪些不良习惯会损伤我们的听力?
1.掏耳朵是很多人都有的习惯,殊不知这种看似讲卫生的行为却是在损害我们的听力,用尖锐物品掏耳朵,容易造成鼓膜穿孔,未消毒过的挖耳勺或其他不干净的物品掏耳朵,易造成外耳道发炎,严重时可导致听力减退。
2.经常发脾气、情绪激动、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有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
3.用力擤鼻涕,易将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4.长期暴露于烟草烟雾或二手烟,喝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毒素会引起内耳小血管收缩痉挛,使内耳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酒精慢性中毒可直接损害听神经。
5.耳机声音过大,在音量过大的环境下,1小时15分钟就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丧失。
6.高空跳伞或潜水:突然的气压变化可能会造成对耳膜损伤,导致耳痛、耳鸣或听力下降。
7.长时间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接触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可能会损伤内耳的感觉细胞,导致听力损伤。
【3】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1.远离噪音,避免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如随身听、机器轰鸣声等。
2.经常戴耳机应掌握“60~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3.当出现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应该引起警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噪音频繁人员则建议每年检查两次。
4.饮食补锌,缺锌是导致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可以多吃鱼、牛肉、猪肝、鸡等富含锌的食物。另外,镁的缺乏也易导致听力减退,不妨多吃海带、紫菜、芝麻等。
5.注意用耳卫生,良好的用耳卫生对保护听力尤为重要。例如:预防耳内进水、不要经常掏耳朵。
6.定期检查听力:每年至少一次,及时发现并干预听力问题
7.注意放松我们的心情,减少压力,良好的心态也是保护听力的良方。
亲爱的小伙伴们,耳朵虽小,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音符,每一处角落。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更好保护我们的耳朵,呵护我们的听力宝藏吧!
小伙伴别忘了,分享给你们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能更好的保护耳朵,保护听力,珍惜这份感知美好世界的听觉礼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