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我国超1亿人受肝病困扰,如乙肝、酒精肝、肝硬化,而肝昏迷等急症可能瞬间致命。

今天,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教您识别危险信号,掌握急救技巧,关键时刻为生命抢下黄金抢救时间。

一、肝昏迷:沉默的“大脑杀手”

45岁的王先生有10年酗酒史,确诊酒精性肝硬化2年未规范治疗。某日聚餐食用大量烤肉后,突发意识混乱、双手不自主抖动,家属误以为“醉酒”未重视。

次日症状加重,出现定向力丧失、口唇发绀,紧急拨打120送往医院治疗,才挽回生命。

肝昏迷是肝性脑病(HE)的终末阶段,由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导致血氨等毒素入脑引发神经精神症状。

警惕误把肝昏迷当醉酒!

肝昏迷前兆:

**1.意识模糊:**说话颠三倒四、答非所问(家属常误以为“喝醉了”);

**2.扑翼样震颤:**手臂平举时手指像“小鸟挥翅膀”般抖动;

**3.口臭:**呼出烂苹果味(氨代谢异常导致)。

急救黄金三步法

第一步:侧卧防窒息

将患者摆放为左侧卧位(肝脏位于右侧,减少压迫);侧卧位可防止舌后坠,降低误吸风险;使用吸引器或纱布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棉签刺激咽喉)。

禁止仰卧!呕吐物误吸会致命!

第二步:紧急限蛋白

停止摄入肉、蛋、豆类(减少氨生成);

第三步:速拨120

一定要迅速拨打120,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如说昏迷的程度以及瞳孔有没有变化,肢体是不是有瘫痪的症状,发病时间、近期饮食(如高蛋白摄入)等,都要详细记录,及时跟120的医生反馈病情并及时处理。

二、急性肝炎发作:这些症状别硬扛

1.危险信号

**黄疸:**眼白、皮肤突然发黄(像“小黄人”);

**腹痛:**右上腹持续胀痛,按压加重;

**凝血异常:**流鼻血不止、皮肤瘀斑。

2.家庭急救原则

**静卧:**减少肝脏负担,避免剧烈活动;

**禁食油腻:**清淡米汤为主,忌高脂饮食;

**紧急送医:**出现发热伴腹痛,警惕肝脓肿!

三、高危人群筛查:小心成为肝病“候选人”

如果你是乙肝携带者,建议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评估肝脏代谢能力)、HBV-DNA检测(监测病毒活跃度)和肝脏B超(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这三项常规检查能帮助及时捕捉病情波动。

长期饮酒者即使没有不适症状,也应每年做一次肝功能检查和肝脏B超,若已开始戒酒,频率可缩短至每半年一次,肝脏损伤往往悄无声息,定期体检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以便尽早发现酒精对肝脏的潜在损害。

脂肪肝患者需重点关注代谢健康,每半年检测一次血脂和血糖水平,这两项指标能直接反映脂肪肝的进展风险,指导饮食和运动干预。

四、急救禁忌黑名单——这些动作=火上浇油!

1.强行喂食:昏迷患者喂食会窒息!

2.滥用止痛药:布洛芬加重肝损伤!

3.自行催吐:肝硬化者可能诱发食管静脉破裂!

五、日常护肝行动清单

1.饮食护肝

多吃绿色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富含抗氧化剂;

咖啡每天1-2杯,可降低肝硬化风险。

2.作息护肝

晚上11点前睡觉,此时是肝脏排毒黄金期;

每天运动30分钟,快走、游泳最佳。

3.用药护肝

感冒药避免含“对乙酰氨基酚”含有伤肝成分;

中药需专业医师指导,如何首乌、土三七等就有肝毒性。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提醒,肝脏是“沉默的器官”,肝病发作往往没有明显疼痛,却可能瞬间致命。无论是乙肝携带者、长期饮酒人群,还是脂肪肝患者,都要牢记三点:

1.定期筛查别侥幸、急救操作要果断、伤肝习惯赶紧改。

2.戒酒限油、慎用药物、规律作息,才是护肝的“终极武器”!

3.全国护肝日,从今天做起,做自己的“小心肝”!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120急救中心 贺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