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认知,从而减轻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沉重疾病负担。
亲友相聚、职场应酬,一杯酒似乎是情感的催化剂。然而,这杯中的酒精却是肝脏的“隐形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300万人死于酒精相关疾病,其中肝病占40%。肝脏作为人体的“解毒工厂”,默默承受着酒精的侵蚀。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带您揭开酒精伤肝的真相,找到科学护肝的钥匙。
酒精在体内的“毁灭之旅”
一、酒精在体内的代谢真相
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90%由肝脏处理。乙醇首先被分解为乙醛(一级致癌物),再转化为乙酸。乙醛毒性极强,可直接损伤肝细胞DNA,诱发炎症和纤维化。
关键数据:肝脏每小时仅能代谢约10g酒精(约1罐啤酒),超量饮酒会导致毒素蓄积。
二、肝脏的“三重劫难”
1.脂肪肝:酒精抑制脂肪代谢,肝细胞被脂肪包裹,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饮酒超5年者发病率超90%)。
2.肝炎:长期刺激引发免疫攻击,肝脏红肿热痛,肝功能指标(如ALT、AST)飙升。
3.肝硬化:肝细胞反复坏死→再生→纤维化,最终肝脏失去弹性,癌变风险骤增。
肝脏的“无声求救”信号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早期损伤往往无症状,但以下迹象需警惕:
1**.皮肤黄染(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
2.手掌红斑(肝掌)、蜘蛛痣: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
3.腹胀乏力:蛋白合成不足,出现腹水、肌肉萎缩。
注意:一旦出现明显症状,肝损伤多已进入中晚期!
如何科学护肝?
一、饮食护肝
1.优质蛋白(鱼、豆制品)修复肝细胞。
2.维生素B族(全谷物、深色蔬菜)助力酒精代谢。
3.抗氧化剂(蓝莓、绿茶)中和自由基,减少炎症。
二、生活方式
1. 晚上11点前入睡:肝脏在深睡眠中排毒效率翻倍。
2. 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游泳、快走可减少肝脏脂肪沉积。
3.定期筛查:饮酒者每年查肝功、超声、FibroScan(肝弹性检测)。
三、戒酒技巧:
1.递减法:每周减量20%,避免戒断反应。
2.替代仪式:以花果茶、气泡水替代酒精,保持社交习惯。
3.寻求支持:加入戒酒社群,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如纳曲酮)辅助治疗。
肝脏的年龄,决定生命的质量
1.减量即止损:若无法立刻戒酒,男性每日酒精量应<25g(约啤酒750ml),女性<15g(约红酒150ml),据统计,超量饮酒者每减一杯酒,肝癌风险降低7%(《柳叶刀》数据)。
2.高危信号必戒断:出现肝区隐痛、眼白发黄或体检提示脂肪肝、转氨酶升高,请立即停酒!早期戒酒可使60%的肝纤维化逆转(《中国酒精性肝病指南》)。
3.筛查需早于症状:饮酒超5年者,每年查肝功、超声+肝弹性检测,40岁以上加查甲胎蛋白(AFP)。
护肝无捷径,行动在今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建议您以茶代酒,定期体检,用科学抵御酒精侵蚀。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田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普通外科 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