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方法

外观观察:注意根、茎、叶、花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气味辨别:优质中草药有独特香气,如天麻的淡淡清香。

断面特征:切开观察断面颜色和纹理,如滇重楼断面白色。
专业比对:参考药典或请教专家,避免误用。

在谈到中草药展位时,药学院的一位老师说到,药学院的特色展区犹如一座知识宝库,陈列着精心研制的特色产品、手工制作的珍贵标本,还有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

从文化维度看,这是对中华千年本草文化的溯源与传承。从社会效益而言,它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搭建起一座健康知识的桥梁。

尤为重要的是,对前来参观的青少年,这个展示区是激发跨学科学习兴趣的启蒙地。孩子们通过观察药材形态、嗅闻气味,将生物、化学、中医等多学科知识串联,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自然科学的种子,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

辨别方法

观察外观:注意菌盖、菌褶、菌柄的颜色和形状,是否有环或斑点。

生长环境:不同菌类生长在特定环境,如松茸生于松林,鸡枞菌与白蚁巢共生。

专业鉴别:不熟悉的菌类避免采摘,请教专家或使用图鉴比对。

试纸测试:部分毒菌遇试纸变色,但非绝对可靠。

我们聚焦于农生学院,针对野生菌鉴别这一饶有趣味且关乎安全的话题,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也分享了独到见解。

一位同学认真地说:“作为非专业人士,在野外面对那些陌生且可疑的菌类,我们务必保持警惕,尽量克制触摸和采食的冲动。大自然中的野生菌品类繁多,仅凭直观印象很难准确判断其是否有毒,贸然行动可能会带来难以预估的风险。”

另一位同学补充道:“常见的有毒菌往往在外观上极具迷惑性,颜色鲜艳夺目,形态独特怪异。对于普通大众,从颜色、气味等方面初步辨别野生菌是可行的办法。但这只是初步判断,绝不能作为绝对标准,毕竟野生菌鉴别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安全起见,不随意采摘食用才是上策 。”

在大理大学开放日中,我们也为游客准备了中草药与野生菌的辨别活动。滇西的中草药与野生菌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大理大学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个开放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理大学,探索滇西的自然宝藏,感受科学与文化的交融!

作者:尹星七

来源: 大理大学生物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