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主要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由蜱虫携带,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2009年我国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顾名思义,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除此之外还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损伤等,甚至导致死亡。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分轻型、重型和危重型。轻型患者通常能够自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多器官衰竭,病死率极高。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近十年来国内的数据统计显示病死率约为5%。
本病目前以散发为主,但经调查发现该病急性期病人血液具有传染性,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在人与人间传播,据文献报道,国内已经发生多起人传人导致的聚集性疫情。人群普遍易感,在山区、森林、秋林等地区生活、生产及开展户外活动的人群风险相对较高。国外有发生过由陪伴动物(猫、狗)引起的人感染案例,因此宠物主人和兽医也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夏秋之季,外出劳作、踏青要小心蜱虫叮咬啊!可以做到如下措施:
1、避免蜱虫叮咬:在蜱虫易出没的地方,如草丛、树林,应尽量选择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袖口,涂抹趋避剂。
2、正确处理蜱虫叮咬:如被蜱虫叮咬,可及时就医拔除;若就医不便,也不要强行拔除,应用镊子夹住缓慢拔出并碘伏消毒,避免拔除不净。
3、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
来源: 全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