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但不少白内障患者对白内障其实并不了解,为什么会得白内障?白内障一定要做手术吗,这篇文章将为您答疑解惑。

白内障是怎么形成的?

白内障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晶状体混浊导致。老化是较为常见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聚集,逐渐变得混浊。此外,遗传因素、长期紫外线照射、眼部外伤、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都可能促使白内障的发生。

白内障有哪些症状?

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部分患者会感觉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糊,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还有的会出现视物重影、颜色感知改变,看东西偏黄、偏暗。强光下视力反而不如弱光环境,夜晚开车时灯光眩光也会更明显。

高龄患者能做手术吗?

一般情况,高龄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新陈代谢变慢,组织修复能力也相对较弱,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手术。只要眼部条件和全身状况允许,手术是可行的,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

1.眼部条件:如果高龄患者只是单纯性白内障,眼部没有其他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如严重的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若符合手术要求,是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的。

2.全身疾病:高龄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如果这些疾病经过药物等治疗能得到良好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稳定,心功能、肺功能等能够耐受手术,在做好围手术期管理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

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加,需要先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再评估是否能手术。

3.认知与配合度:部分高龄患者可能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在手术中很好地配合,这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采用适当的麻醉方式或其他辅助措施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或者评估是否不适合手术。

总之,高龄不是白内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在决定是否为高龄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医生会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权衡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白内障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曹向荣院长表示,术后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防止脏水进入眼睛,以免引发感染。遵医嘱按时滴眼药水,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眼部受到外力撞击。饮食上,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眼部情况。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