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关键。但太阳能、风能等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让储能技术成为了实现能源稳定供应的 “刚需”。压缩空气储能(CAES)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储能领域的 “潜力股”,有望为能源转型困境带来破局之策。
传统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已发展多年,德国的 Huntorf 和美国的 McIntosh 两座电站是其代表。不过,它们在运行过程中需消耗化石燃料,不仅不环保,效率也有待提高。如今,新型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已崭露头角,包括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CAES)、等温压缩空气储能(ICAES)、液态空气储能(LAES)、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SC-CAES)、水下压缩空气储能(UWCAES)等。这些新技术摆脱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以 ACAES 为例,它能存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在放电时重新利用,避免了传统技术的热量浪费问题。在理论层面,其循环效率可达 70% - 80% 。我国已成功建设多个不同规模的 ACAES 示范项目,如 100MW 的项目正在张北市调试,这标志着该技术正向商业化迈进。ICAES 则通过特殊的热管理系统,实现了近乎等温的压缩和膨胀过程,理论效率高达 90%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相关实验装置,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 66% - 82% 的循环效率,展示出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LAES 技术将空气液化储存,大幅减小了储存体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英国的相关公司已建成多个示范项目,50MW/250MW・h 的商业项目预计 2024 年投入运营,未来有望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SC-CAES 结合了 ACAES 和 LAES 的优点,利用超临界流体特性提升系统性能,其能量密度比传统 CAES 大 20 倍左右,展现出独特的优势。UWCAES 则将压缩空气存储在水下,利用水压维持稳定压力,系统效率较高,且在海洋能源存储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场景。
这些先进的 CAES 技术还能与其他系统 “联手”,发挥更大的作用。它们可以和燃气轮机、煤电厂等传统发电系统结合,回收余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也能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搭配,有效平衡能源供应的波动。此外,CAES 还能和其他储能技术,如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等组成混合储能系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不过,CAES 技术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在技术成熟度方面,部分技术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示范项目来验证和完善。经济成本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尽管其理论成本具有竞争力,但实际的投资成本仍需进一步降低。政策支持同样不可或缺,目前相关的市场模式和政策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政府出台更多鼓励政策,推动其发展。
总体而言,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降低以及政策的支持,它将在可再生能源存储和电网稳定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助力全球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来源: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