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跃初

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心脏疾病始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心血管疾病每年导致约1800万人死亡,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供体心脏的短缺使得许多患者在等待中挣扎。然而,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医学突破,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一名澳大利亚男子使用全人工钛心脏成功存活100天,创下世界纪录。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这位患者因严重心力衰竭,于2024年11月在悉尼圣文森特医院接受了人工钛心脏的植入手术。在等待心脏移植的艰难过程中,这个创新设备成为了他生命的支撑。今年2月,他成为全球首位携带该设备出院的患者,并在本月初等到了合适的心脏供体。圣文森特医院、莫纳什大学以及研发该设备的澳美合资公司BiVACOR于当地时间3月12日联合发布声明称,患者目前恢复良好。

这款由BiVACOR公司研发的全人工心脏(TAH),采用钛合金制造,仅有一个悬浮转子作为活动部件,通过磁力固定 。其设计精妙之处在于无需阀门或机械轴承,这一独特构造有效避免了磨损问题,能够稳定地为身体和肺部泵送血液,完全替代衰竭心脏的两个心室功能。此前,此项技术已经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早期可行性研究中进行了测试,目前已有5名患者植入了该设备。

这一突破性进展意义深远。从患者个体角度看,它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等待心脏移植的时间窗口,让更多患者有机会等到合适的供体。以往,许多心力衰竭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因身体状况急剧恶化而失去生命。而人工钛心脏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生命支持,让他们能够以相对正常的生活状态等待希望降临。就像这位创下纪录的澳大利亚男子,在携带设备出院期间,他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从医学发展的宏观角度而言,这表明人工心脏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长期治疗方案。目前,心脏移植面临着供体严重短缺的困境。以2024年为例,美国约有3500人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同年有4400人加入了等待名单。人工心脏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技术,获得广泛使用的批准,将有无数心力衰竭患者受益。

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该设备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获得广泛使用的批准。研究团队需要通过扩展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尽管已经有患者成功使用,但长期效果如何,是否存在潜在风险,都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时间来验证。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心脏或许将不再仅仅是心脏移植的过渡方案,而是成为一种独立的、成熟的治疗手段。BiVACOR人工心脏的长期目标就是拯救更多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一目标终将实现。

这项技术的突破,是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医学结合的无限潜力。它不仅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整个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待着人工心脏技术能够不断完善,早日造福更多患者,在人类对抗心血管疾病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Man lives for 100 days with artificial titanium heart in successful new trial|CNN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