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优势、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大力推动科普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支持建设各级科普基地近50家。然而,当前许多科普基地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科普基地面临人手短缺、宣传乏力、课程缺乏等问题,难以在现有条件下实现高效运营;

另一方面,区内大众对优质科普基地的特色内容及参与方式了解甚少,参与度不高。为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4年,我区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搭建“科创大未来”科普服务平台,绘制“龙泉驿区科普地图”,整合并展示区内优质科普资源;结合年度系列科普活动规划及基地特色,打造主题研学组团,以科普为纽带,促进科学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激发“平台+基地”强强联合的多元科普活力。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精准定位平台功能

开展科普基地抽样调查,全面了解基地资源特色、接待能力、课程规划等实际运营状况,提出针对性调整建议,加强科协与科普基地的合作粘性。同时,根据收集的共性需求和问题,在借鉴上海闵行区科普服务平台经验的基础上,保留科普基地预约功能,增加品牌展示、活动资讯及通知等功能,在此基础上邀请区内科普基地入驻,形成线上“龙泉驿区科普地图”和“八大主题科普研学组团”,并持续更新迭代,优化基地对外展示效果,便于大众理解,提升基地吸引力及对外招募能力,充分发挥平台的桥梁枢纽作用。

(二)协同合作,创新平台合作模式

修订完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科普基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科协与科普基地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制定平台科普研学活动上架标准和模板,明确科普研学活动所需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知识体验,确保平台活动品质稳定输出,保障青少年研而有学。通过“科创大未来”科普服务平台统一策划、执行或对接科普活动,针对基地已有活动,经平台优选、优化介绍文字和设计包装后上架平台,并通过“科创大未来”粉丝社群同步推送给区内大众;针对社区、学校参访需求,由平台对接明确后联系基地进行落地。

(三)供需对接,推动科普教育双向奔赴

建立科普基地微信群和“科创大未来”科普活动微信群,通过官方渠道收集科普基地活动规划、发布活动信息,同时针对优质科普基地建立科普服务平台点对点服务群,由专业团队跟进服务;针对参与群众开通“龙小未”在线答疑,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最大程度地实现双向信息同步及资源联动。平台后台通过数据化管理及数据分析,记录大众预约最多的基地,与科普基地建立正反馈机制,协助科普基地不断优化内容。

二、亮点成效

(一)科普基地建设提质升级

“科创大未来”科普服务平台的专业运营和资源整合,为科普基地提供了更多展示机会和改进方向。平台邀请区内科普基地入驻,形成线上“龙泉驿区科普地图”,促使各基地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线上展示和线下接待需求。为吸引更多大众关注和参与,科普基地积极探索内容与服务创新,借助平台反馈机制和数据分析,各基地根据自身特色和大众需求,开发出一系列新颖有趣的研学产品和科普活动。其中,第一批次优选邀请区内8家科普基地入驻,完成16项研学产品的优化、设计和上线。

(二)群众参与科普热情高涨

“科创大未来”科普服务平台于2024年8月正式上线后,为区内有科普教育需求的大众提供了官方可信的信息平台。平台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吸引了区内中小学校、街道社区、科普基地、高校学生及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截至2024年底,已吸引用户注册使用近3800人次,线上科普社群汇集近700名粉丝,获得区内群众广泛分享支持与参与,好评如潮。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借助平台开展了“科普地图大挑战”基地打卡闯关、科普基地体验等活动,发布大量科普图文、视频,吸引了众多民众参与其中。平台线上活动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通过互动性强的活动设计,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平台运营的线上科普社群成为群众交流科普知识、分享科普体验的重要场所,在这里,群众可以与科普爱好者互动交流,向IP客服“龙小未”咨询问题,获取最新的科普活动信息。这种活跃的社群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科普的兴趣和热爱,形成了良好的科普传播生态。

(三)区域科普品牌效应初显

随着“科创大未来”科普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龙小未”科协领航员IP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吸引了近2000人参与投票选出,科普品牌效应初步显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区域内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龙泉驿区的科普事业。例如,新加坡育青小学来华访问中拜访东安湖古籍保护沉浸式体验馆了解在驿文化,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前往航天科普实践基地进行科普研学。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平台开展的多项活动得到了22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线上曝光超25万次。媒体的广泛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区域科普活动的丰富多彩和特色亮点,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也为龙泉驿区的科普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源向科普领域聚集。

成都市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 余婷

2025年3月14日

来源: 成都市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