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会时常感觉眼睛不太舒服?有时看东西好像比平时费劲了一些?这极有可能与青光眼有关。那么您了解青光眼吗?知道它有哪些特殊表现和风险吗?
青光眼患者会出现头痛、眼睛胀痛、视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或睡觉后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但也正是这一缘故,青光眼的症状往往会被忽视,更有患者认为是患了感冒、 肠胃炎等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青光眼高危人群:
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高度近视人群、远视的眼病患者等,一旦有恶心欲吐、头昏不适、双眼胀痛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青光眼发病的可能性,及时就医。
青光眼的危害有哪些呢?
1.眼胀、眼痛:眼压升高时,患者会出现眼胀、眼痛、头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降低生活质量。
2.视力下降:青光眼会导致眼压升高,对视神经造成压迫,使视神经纤维逐渐受损,进而引起视力下降。早期视力可能仅轻度模糊,但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下降会越来越明显,如果青光眼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3.日常活动受限: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上下楼梯、过马路、做饭等简单动作都可能变得困难重重,甚至可能导致摔倒、碰撞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心理压力增大:青光眼患者由于视力问题,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长期高眼压还可能导致角膜水肿、虹膜萎缩、晶状体混浊等眼部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眼部损害。
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青光眼呢?
1.注意保暖: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致眼压升高,外出时要穿戴好,重点护好头部、颈部与眼部,像戴帽子、围巾等。从室外进室内,别着急摘眼镜或眼罩,给眼睛适应温差的时间,防眼压骤升。
2.定期监测眼压:每月至少测 1- 2 次。异常及时就医调治;定期复查,每 3- 6 个月查一次,带好病历资料助医生诊断调方案,有眼胀、痛、视力模糊等不适也应立即就医。
3.调整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每晚睡 7- 8 小时,防止眼压因熬夜、劳累而波动;少低头看电子设备,避免眼疲劳;室内用加湿器,也可适当用人工泪液,缓解眼干。
4.合理饮食:适量饮水,一次不超 300 毫升,以防眼压升高;多吃含维生素 C、E 和胡萝卜素的蔬果、坚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酒。
5. 稳定情绪:情绪波动会使眼压升高,要学会调节,保持舒畅心情,像听音乐、阅读等方式可减压。
6.适度运动:选室内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避免举重、倒立等剧烈或长时间弯腰低头运动,运动时把控强度与时长,防过度疲劳。
7.眼部运动:眼球转动:头部保持不动,双眼缓慢地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转动,每个方向转动5-10次,然后再逆时针、顺时针各转动眼球5-10圈。可以锻炼眼外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眨眼运动:轻轻闭上眼睛,然后缓慢地眨眼,每次眨眼间隔2-3秒,连续眨眼20-30次。眨眼可以使泪液均匀地分布在眼表,保持眼表湿润,防止因眼干引起的眼压波动。
青光眼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从多方面入手,如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暗环境、控制情绪稳定、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等。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按时复查,必要时接受手术干预,以有效控制眼压,减缓病情进展,尽可能保护现有的视功能,降低青光眼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守护心灵之窗的光明。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