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朋友电话咨询我:“白大衣高血压是什么病?”原来是单位体检时发现她血压高,但是在家测量都是正常的,去医院给医生检查时又说血压高了,医生说她可能就是白大衣高血压了。

白大衣高血压指一部分人在医院测量血压时,因为紧张导致血压数值升高(≥140/90 mmHg),但自己在家测量结果正常。白大衣高血压俗称是医院诊室里的“血压刺客”。
一、遭遇白大衣高血压怎么办
“白大衣高血压”这种现象并不是对我们身体无伤害的:
隐藏风险:可能是早期高血压的信号,未来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血管损伤:反复的医院诊室血压波动,可能对心脑血管造成慢性损害。
建议:怀疑白大衣高血压者,应通过家庭血压监测(HBPM)确认真实血压水平。
二、如何正确家庭测血压
1.选对工具:拒绝“方便”陷阱,手腕式血压计易受姿势影响,误差较大,所以优先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不推荐使用手腕式血压计

2.袖带尺寸很重要: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对于臂围大于32cm的患者,应使用大号袖带。臂围小于24cm的患者,应使用小号袖带。成人标准袖带宽度12cm-13cm。
3. 测量前的“黄金5分钟”:测量前先安静坐5分钟,双脚平放,踩地面,背部靠椅,不跷二郎腿。
4.手臂位置:测量时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即袖带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桌面可垫书本,调整高度)。
5.测量次数:以前,血压测量一般要间隔1分钟至2分钟,选取较低的数值作为参考。这种血压测量方法目前不推荐。

最新的指南推荐,血压测量时,应在30秒至60秒的间隔内重复进行一次,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记录。若这两次测量中,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差值超出10mmHg,则需加测一次,最终计算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6.测量手臂:首次就诊时应测量两侧上臂血压,并以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后续测量的固定手臂。
7.测量时间:许多人在医院就诊可能会因紧张出现白大衣高血压,而家庭血压测量的准确性通常要高于医院诊室。建议在早晨排空膀胱后、服药前及早餐前进行坐位测量,每次测量2遍~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天,因第一天测血压会紧张、血压计使用不熟悉、测量位置不准确等各种原因导致数据不精准,所以取后6天的平均值。
三、避开家庭测血压5大误区
1. “随便一绑就行”: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厘米-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
2. “躺着测更准”:除非行动不便,否则坐姿才是标准体位。
3. “只看高压”:低压(舒张压)升高同样提示血管阻力增加,需警惕。
4. “聊天放松”:血压受情绪、温度影响,测量时不说话、不聊天,不握拳。
5. “血压计能测就行”: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校准,每年至少一次。所以购买血压计时,可询问厂家和药店如何校准,尽量选购便于校验的品牌。
温馨提示:
测量血压时全身放松,双腿自然分开,不交叉或紧绷。若家庭血压≥135/85 mmHg,连续监测3天无改善,建议就医。
家庭血压监测是识破白大衣高血压的法宝,更是预防心梗、脑卒中的第一道防线。掌握科学方法,每天5分钟,让血管健康尽在掌控中。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