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3日,也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

肾脏是人体的“污水处理厂”,每天都在默默帮我们过滤血液、排出毒素,但肾脏特别“能忍”,亦被称为“沉默的器官”。

肾脏疾病早期往往不痛不痒,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受损严重。我国约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中,90%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娄底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当肾脏发出以下报警信号时,请务必警惕!

一、肾脏的四大核心功能

1.净化血液像精密滤网般清除代谢废物,每天处理全身血液60次。

2.调节水盐平衡通过尿液精准调控体内水分和钠、钾等矿物质,维持血压稳定。

3.造血支持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造血,预防贫血。

4.骨骼守护激活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防止骨质疏松。

二、六大求救信号,抓住逆转时机

1.尿液异常——肾脏的“晴雨表”

**①泡沫尿:**尿液出现类似啤酒沫的细小泡沫,静置30分钟不消散,提示蛋白尿(正常泡沫1分钟内消失)。

**②血尿:**尿液呈洗肉水色、浓茶色甚至鲜红色,需警惕肾小球损伤。

**③夜尿增多:**睡前未大量饮水却夜起3次以上,尿量超过500毫升(约1瓶矿泉水)可能是肾浓缩功能下降或前列腺疾病(男性多见)。

2.水肿——最直观的警示晨起眼睑浮肿,下午下肢凹陷性水肿(按压后留下凹痕),严重时全身肿胀,提示肾脏调节水分能力下降,多余液体滞留在组织间隙。

3.血压失控——危险的循环突然出现高血压或原有高血压难以控制,可能是肾素分泌异常或肾脏排水减少所致,这类高血压常伴随头晕、视力模糊。

4.疲劳与贫血——隐匿的消耗战肾功能下降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爬楼梯气喘等贫血症状。

5.皮肤瘙痒——毒素堆积的信号晚期肾病患者因尿素等毒素无法排出,皮肤出现顽固性瘙痒,夜间尤为明显。

6.消化系统异常——易被误诊的表现晨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常被误认为胃病,实为因肾功能受损导致代谢毒素(如尿素氮、胍类物质)在体内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并引发水肿所致。

三、这些人群更需警惕

1.慢性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患者肾脏损伤风险比常人高3-5倍。

2.长期服药者:止痛药(如布洛芬)、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中药(如关木通)均有肾毒性。

3.不良习惯群体:日均喝水<1升、常憋尿、高盐饮食者,肾脏负担加重。

四、日常护肾行动指南

饮食三控:

控盐(每日<5克):高盐饮食加速肾小球硬化。

控磷:避免火腿、奶茶等高磷加工食品,防止血管钙化。

控蛋白:过量摄入加重负担,建议每日蛋白量=体重(kg)×0.8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娄底市中心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傅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娄底市中心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