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泡沫尿、反复肾结石或容易骨折,有可能是患有Dent病。Dent病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属于罕见病,全球每百万人中仅有1~3人患病。它最早在1964年由英国医生Dent发现,因此得名。

Dent病的症状

Dent病早期症状不易察觉,但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1)泡沫尿:小便中有像啤酒泡沫一样的小气泡,且长时间不消失。(2)肾结石:尿液钙含量过高,容易形成结石,可能导致腰疼、血尿。(3)容易骨折:钙从尿里流失,骨头变脆弱,孩子可能轻微碰撞就骨折,甚至出现佝偻病。(4)肾功能下降: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肌酐升高,严重时会肾衰竭。(5)其他问题:少数孩子可能有神经系统异常,如发育迟缓、癫痫等。

Dent病的病因

Dent病和基因突变有关,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简单理解是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男孩更容易发病)。约60%的患者因CLCN5基因突变导致,这类基因的作用是帮助肾脏“回收”尿液中的蛋白质、钙等物质。一旦基因出现问题,这些物质就会漏到尿里,引发结石、骨质疏松等问题。约15%的患者与OCRL1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眼睛、大脑等方面的问题,称为Lowe综合征)。女性通常是携带者,没有症状;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

如何揪出这个“沉默的小偷”

医生会结合症状和检查来诊断。

1.尿液检测:检查是否有低分子量蛋白尿(如β2微球蛋白)、高钙尿症。

2.血液检查:可能出现低磷血症、维生素D代谢异常。

3.基因检测:最准确的诊断方法,能直接发现CLCN5或OCRL1基因的突变。

4.影像学检查:B超或CT排查肾结石、肾钙化。

如何应对Dent病?

Dent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科学管理能保护肾功能。(1)饮食调整:低盐饮食,适量吃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过量补钙或维生素D,多喝水,减少结石风险。(2)定期随访:每3~6个月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按医生建议服用降尿钙药或护肾药。(3)避开伤肾因素:不要乱吃止痛药、偏方等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4)基因咨询:有家族史的夫妻建议孕前做基因检测,降低孩子患病风险。

(作者: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 贾丽丽 戚继伟)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