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范巨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面部轮廓整形,作为一种日益普及的医学美容手段,近年来受到了不少求美者的青睐。它不仅包括传统的截骨手术,如颧骨、下颌角及颏部(下巴)的整形,还包括颞部、额头和眉弓的调整。随着技术的进步,除了传统的截骨手术外,现代医学还引入了脂肪移植等较为微创的方法来实现面部轮廓的美化。
面部轮廓整形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面部骨骼或软组织的结构,从而改善面部轮廓和整体外观。这类手术在国际和国内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手术方式也变得多样化。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此类手术。理想情况下,接受手术者应当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此外,特定部位的骨骼异常,例如颧骨过高或过宽、下颌角肥大、颏部过小或过大、面部轻度偏斜等问题,都是进行面部轮廓整形手术的良好适应证。对于希望通过非手术途径改善面部轮廓的人来说,脂肪移植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且创伤较小的选择。
然而,面部轮廓整形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未成年人由于其面部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早进行此类手术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生长模式,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同样,对于女性而言,超过50岁尤其是进入绝经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皮肤松弛,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医生通常会建议选择其他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决定进行面部轮廓整形手术之前,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确保身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没有可能对手术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的基础疾病。其次,对于口腔、鼻腔以及副鼻窦等手术区域,应确保无任何炎症或其他疾病存在,以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术前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口腔清洁,并且任何面部皮肤上的感染灶,如疖肿等,都应在手术前得到彻底治愈。此外,如果患者患有某些传染病,则暂时不适合接受手术。
术后,患者很可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面部肿胀,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由于颌面部组织结构较为疏松且血液供应丰富,手术操作容易引起组织水肿,通常在术后2-3天内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消退,大约一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为了有效减轻术后肿胀,医生会推荐局部加压包扎和使用特定药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采取冷敷或热敷的方法辅助治疗,但需注意在术后6-8小时内仅限于冷敷,以减少出血和减轻水肿;而在术后2-3天后则不宜继续冷敷,以防阻碍局部血液循环,影响组织修复过程。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术后发热和疼痛也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对此需要加以区分。轻微的发热和局部红肿可能是术后的正常反应,但如果持续几天后仍伴有明显的发热、疼痛等症状,则可能是感染的迹象,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其他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采取切开引流、局部清洁换药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感染。
关于麻醉方式,面部轮廓整形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即通过气管插管配合全麻药物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术后,随着麻醉作用逐渐消退,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如头痛、胃肠道反应等。此外,气管插管也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表现为喉咙痛、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针对这些问题,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减轻喉头水肿,应用止血药物预防口腔出血等。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