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迪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青光眼白内障专科医师

审核:田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眼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角膜的问题、晶体的问题、眼底的问题、视神经的问题等。出现看东西模糊,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症状及检查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且有重影:

老年人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且有重影,有可能是白内障。像角膜病、眼底病、视神经病变引起的视物模糊,如果没有相关的眼肌问题,一般是不会出现重影的。白内障是一种无痛性进行性视力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相当于照相机里面的镜头不透明了。白内障引起的重影是单眼看东西时会出现重影,眼肌麻痹引起的重影是双眼看东西时出现重影。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若老年人出现视物模糊,疑似白内障,首先应检查视力及矫正视力。若患者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则以矫正视力为准。同时,需测量眼压,因为高眼压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进而影响视力。此外,还需进行裂隙灯检查,以观察角膜是否存在炎症、混浊,以及角膜内皮是否异常;检查前房是否有炎症;并观察瞳孔及晶状体状况。

为进一步诊断,需进行眼底照相,以直观查看眼底是否存在血管病变、出血,以及视神经是否萎缩。同时,还需进行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以观察视网膜结构,评估神经纤维层厚度,并帮助判断黄斑或视神经是否存在病变。根据检查结果,必要时可进一步进行视野检查,以观察视野是否发生相应变化。

眼睛发胀,看东西模糊,像蒙了一层雾:

正常的眼压是10-21mmHg,出现眼压急性升高,可引起角膜上皮水肿。角膜上皮水肿就是像哈气样的水肿,会导致看东西模糊。同时眼压升高还可以导致眼睛胀、头疼,这种情况要警惕是不是青光眼,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测眼压。

青光眼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第一大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人较多,往往会出现眼压急性增高,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般不会出现眼压急性升高,是一种慢性症状,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到晚期的时候视物明显模糊。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人生活中离不开手机,长时间玩手机可以导致干眼、视疲劳、眼睛胀、视物模糊,出现这些情况一定不要忽视,到眼科做检查,部分年轻人可能是青光眼。年轻人这种开角型青光眼,症状不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那么严重,头疼、恶心、呕吐可能不那么剧烈,但是眼压增高在早期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导致视神经逐渐萎缩,最终导致失明,而且这种失明是不可逆的。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临床上不乏见到年轻患者因晚期青光眼前来就诊的情况,这些患者常伴有视神经萎缩、管状视野,以及高达30mmHg,甚至40mmHg的眼压。这类症状往往已持续多年,患者多误以为是由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的视觉疲劳,未予足够重视。

在此提醒广大青年朋友,务必对此类症状提高警惕。特别是对于有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个体,若发现视力逐渐模糊,伴有眼部胀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性。

青光眼除了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外,眼科医生还会让患者做角膜厚度检查,角膜厚度对眼压影响比较大,同时还要做眼底彩色照相,尤其是双眼立体照相。除此之外,还要检测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常用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来检查。还要做视野检查,同时还会建议患者做24小时眼压监测,因为很大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在工作时间,也就是白天的时候眼压不高,但是在非工作时间,尤其是在夜间的时候眼压会增高。

除了峰值增高,24小时眼压波动较大也是异常的,比如24小时眼压波动超过5mmHg。另外,部分人眼压常年高于21mmHg,但是通过长期观察,并没有出现视神经损害,这一类称为高眼压症。还有一类患者,眼压一直低于21mmHg,但是出现了视神经萎缩,视野改变,称为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所以眼压低于21mmHg,也不能确定不是青光眼,眼压只是决定青光眼的一个高危因素而已。

所以要经过综合的检查、综合的评估,排除有没有青光眼。

看东西只能看到一半:

看东西只能看见一半,可能是视野出现了问题,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到眼科就诊,做眼科的详细检查,排除有无青光眼,因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可以导致视野缺损,看东西看不全。另外,玻璃体腔出血,有炎症反应,也会出现视物遮挡感;眼底血管性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也会出现看东西看一半的情况。

除了检查眼睛的病变外,还要排除有无神经内科、外科的病变,颅内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外伤都可能会导致视野缺损,出现视物遮挡感。

出现视野缺损,除了眼科常规检查,还要做眼部B超检查,散瞳查眼底,查视野。如果有神经内科、外科相关的疾病,要去神经内科、外科就诊,做头部磁共振或CT检查。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