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阳光明媚,许多人喜欢外出晒太阳。但你知道吗?有些药物会让你的皮肤变得“怕”阳光,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光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甚至严重的水疱和色素沉着。那么,哪些药物容易引起光敏反应?如何预防?今天就来详细科普一下!
什么是药物诱导的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是指某些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后,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皮肤损伤。这种情况通常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过敏反应两种。
光毒性反应: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对紫外线高度敏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直接破坏皮肤细胞,导致晒伤样表现,如红斑、水肿、疼痛,甚至水疱。
光过敏反应:药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变成致敏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皮肤炎症,症状更严重,可出现红斑、丘疹、瘙痒、色素沉着等,甚至波及全身。
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的对比
容易引起光敏反应的常见药物
1.抗菌药物: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培氟沙星等)、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等)、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特比萘芬、伏立康唑等)等。
2.非甾体类镇痛解热药:布洛芬、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吡罗昔康、萘普生、塞来昔布等。
3.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奎尼丁等。
4.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地尔硫卓)、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ARB(氯沙坦、 缬沙坦)、β阻断剂(替利洛尔)、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5.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6.降脂药: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7.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拉莫三嗪、米氮平、奥氮平等。
8.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丙咪嗪、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
9.抗肿瘤类药:甲氨蝶呤、多西他赛,氟尿嘧啶,卡培他滨、长春新碱、表柔比星、索拉非尼、伊马替尼、多柔比星、紫杉醇等。
10.维甲酸类药:维A酸片、维A酸软膏、阿维A胶囊、阿帕达林凝胶等。
11.抗疟药:喹啉、氯喹、羟氯喹等。
12.中草药和中成药:连翘、红花、马齿苋、紫云英、竹黄、补骨脂、前胡、小茴香、红花、芸香、独活、槐花、防风、荆芥、白鲜皮、无花果、当归、三九胃泰。
如何预防光敏反应?
1. 查看说明书: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关注是否有“光敏反应”或“避免阳光直射”等提示。
2. 减少日晒:服用光敏药物期间,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最强时外出,或在阴凉处活动。
3. 做好防晒: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墨镜、长袖衣物,使用SPF30 以上的广谱防晒霜,尤其要覆盖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
4. 调整用药时间:如果可以,尽量选择晚上服药,减少日晒期间药物浓度高峰的影响(需咨询医生)。
5. 注意饮食:避免进食富含光敏性成分的食物(如柑橘、无花果、芹菜等),以减少光敏物质的累积。
6. 及时就医: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光敏反应,应尽快就医,避免抓挠,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感染。
发生光敏反应后的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者,给予抗组胺类(如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进行治疗,若出现小水泡,可用1%庆大霉素湿敷。 对重症患者,除给予抗组胺药物外,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注意:易发生光敏反应的药物注意遮光,密封,置干燥处保存。服用药物的人员也需要避免阳光照射。
结语
药物带给我们健康的同时,也可能隐藏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了解药物诱导的光敏反应,有助于我们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皮肤损伤。如果你正在服用相关药物,记得做好防晒措施,让阳光不再成为隐形的“皮肤杀手”!
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你更好地保护自己,健康享受每一缕阳光!
参考文献:
[1]张丽. 药物引起的光敏感反应[J]. 天津药学,2007,19(3):57-59.DOI:10.3969/j.issn.1006-5687.2007.03.029.
[2]孙志强. 药物致光敏反应及其防治[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235-236.
[3]严郁,唐尧,徐廷,等. 药物致光敏性皮肤病[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5):388-390.DOI:10.3969/j.issn.1006-4028.2008.05.024.
[4]黄佳,杨莉,赵志刚,等. 药源性光敏反应的致敏药物及防治[J]. 药品评价,2014(2):17-21,48.
作者:邱素君,主管药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药学科
来源: 药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