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科普·大豆食心虫】
大豆田常发生食心虫,如何防治?
豆农反映:局部大豆田常发生食心虫危害,可见幼虫蛀食豆荚、籽粒,轻的地块虫食粒率在8%左右,重的地块虫食粒率高达35%以上,造成大豆减产和品质降低。那么,如何防治大豆食心虫呢?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简称“三平科工”)科研人员介绍,大豆俗称黄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主要集中在北方种植,其中黑龙江省大豆常年播种面积、总产量占全国的近50%。然而,生产大豆并非易事,生长期间常受到有害生物胁迫,尤其是花荚期易发生食心虫为害,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大豆产量。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蛾科昆虫,在黑龙江省大豆产区普遍发生,是大豆上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其为害隐蔽,一旦蛀入豆荚,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豆农朋友们应适时选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三平科工科研人员表示,为确保大豆稳产丰收,在选用抗虫品种、查虫预报的基础上,现将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技术分享如下:
大豆食心虫卵孵化高峰期后3—5天,每亩用50%倍硫磷乳油120—160毫升,兑水后均匀施药,注意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合施用,同时该药对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梨树、高粱、啤酒花易引起药害,使用中防止飘移到上述作物上。也可于大豆食心虫低龄幼虫期,在下午或傍晚每亩用20%氯氰·辛硫磷乳油30—40克,兑水后均匀喷雾1—2次,注意严禁药液飘移到黄瓜、蔬菜、高梁等敏感作物上,以免造成药害。此外,该药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混配。或每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6—20毫升,兑水后均匀喷雾,若食心虫发生趋烈,可视虫情再喷施1次。值得一提的是,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有降雨勿施用上述药剂。
豆农朋友们,也可搜索三平科工科研人员撰写的《大豆使用农药产品登记情况综述》一文,了解更多大豆用药知识(如图)。
关注作物病虫科普,呵护美丽乡村振兴!
来源: 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