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

摘要:青蛙作为两栖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对态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质量的下降,青蛙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威胁。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公园青蛙的生态环境现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北京市公园青蛙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1.  引言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成为 21 世纪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1,2]。公园做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物多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多的成为城市野生动物的避难所。青蛙作为两栖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质量的下降,青蛙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威胁。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公园青蛙的生态环境现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北京市公园青蛙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本次实地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北京市公园青蛙的生态环境现状,包括它们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以及公众对青蛙保护的认知和态度。同时,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环保意识。

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选择了北京市内的三个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分别是玉渊潭公园、柳荫公园和海淀公园。每个公园都由两到三名学生组成的小组进行了两次以上的考察,记录了青蛙的种类、数量、分布、活动时间、温度等信息。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使用了GPS定位系统(两步路户外助手)和相机记录青蛙的位置、数量及周边环境。所有数据都由学生小组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3.  调研数据及分析

在2024年7月8日到11日期间我们分别在玉渊潭公园、柳荫公园和海淀公园进行了北京市公园蛙类调查共20人。

实地考察数据:在三个公园中,我们共发现了四种青蛙: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金线侧褶蛙和北方狭口蛙。其中,黑斑侧褶蛙是最常见的种类,占据了总观察数量的60%。玉渊潭公园和海淀公园的青蛙数量相对较多,而柳荫公园的青蛙数量则较少。这次我们调查中的环境主要有:人工驳岸、自然驳岸、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人类活动多、较为安静、有粘膜的水面。

1 北京市公园蛙类调查信息统计表

时间

地点

人数

天气

2024年7月8日

玉渊潭公园

20人

2024年7月10日

柳荫公园

20人

小雨

2024年7月11日

海淀公园

20人

多云

2 北京市公园蛙类调查数据统计表

黑斑侧褶蛙

金线侧褶蛙

中华蟾蜍

北方狭口蛙

汇总

人工驳岸

12只

5只

1只

18只

自然驳岸

4只

5只

4只

13只

浮水植物

6只

4只

3只

13只

沉水植物

1只

挺水植物

7只

6只

1只

1只

15只

人类活动多

2只

1只

3只

较为安静

12只

9只

4只

1只

26只

有粘膜的水面

1只

1只

由表2可知三次调查中平均每次发现的青蛙数量为8只,这说明北京公园中青蛙数量并不多。这可能是由于水体污染、栖息地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水面有粘膜的环境下及少有青蛙活动并且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公园中大部分水域的水面上都有粘膜的存在,这说明环境污染是对青蛙主要威胁:水质污染,会直接影响青蛙的生存和繁殖。其次再对比“人类活动多”和“较为安静”两个环境,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地方很少有青蛙活动,而环境较为安静的地方青蛙的活动非常频繁。这说明人类活动也对青蛙的生存造成了影响,实地考察中发现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地方,噪音和污染更加严重,导致青蛙缺少良好的栖息环境。

4.  结论与建议

北京市公园青蛙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保护。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和气候变化是公园青蛙面临的主要威胁。

加强公园水体的管理和治理:政府和公园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园水体的监管,定期检测水质,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公园内的自然湿地和植被:公园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措施恢复和保护公园内的自然湿地和植被,例如引入本地植物、限制开发建设等。建设人工池塘:人工池塘可以为青蛙提供更多的繁殖场所和栖息地。公园管理部门可以与专业的生态设计公司合作,设计和建造符合青蛙生存需求的池塘。开展公众环保教育活动:公园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可以联合开展环保主题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活动,提高公众对青蛙生态环境的了解和重视。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扩大宣传范围,鼓励更多人参与到青蛙保护中来。建立青蛙监测系统:公园管理部门可以建立青蛙监测系统,定期跟踪公园青蛙的数量和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爱伍,于家捷,梁晓凤,等.河池学院校园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J].广西科学,2011,18(1):79-82+87.

[2] 覃勇荣.大学校园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105- 108.

[3]魏 斌,周岐海.湖南农业大学校园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J].普洱学院学报. 2020,36(3):22-26.

来源: 科普中国北大行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