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大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胡文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在众多脑血管疾病中,脑静脉窦血栓以其低发病率和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关注的领域。脑静脉窦血栓,即脑静脉窦内血栓形成,虽仅占所有脑卒中的1%,但一旦发作,可迅速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脑静脉窦,这一听起来略显陌生的名词,实则是我们大脑健康运转不可或缺的“幕后英雄”。脑静脉窦是脑静脉回流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脑部血液引流回心脏。它们位于脑膜与颅骨之间,形态各异,有的方、有的扁、有的宽,与常规的血管形态大相径庭。这种特殊结构不仅为大脑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屏障,还确保了脑部血液能够稳定、高效地流向心脏,维持着脑部正常的血液循环。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然而,当某些不利因素导致血液凝固与抗凝机制失衡时,脑静脉窦内部就可能形成血栓,即脑静脉窦血栓。血栓一旦形成,便会阻碍脑部的血液回流,导致血液在脑部淤积,进而引发脑肿胀、颅内压升高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脑静脉窦血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血液凝固与抗凝机制的失衡是最为核心的因素。当机体处于全身性炎症反应、大量失血、创伤等特殊状态时,凝血机制可能异常增强,从而诱发血栓的形成。此外,长期使用避孕药、止血药物等也可能增加静脉窦血栓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中耳炎等局部感染也可能成为脑静脉窦血栓的“导火索”。当中耳、乳突等脑静脉窦周边的器官发生感染时,炎症可能蔓延至脑静脉窦区域,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因此,对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及时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脑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识别对于患者至关重要。头疼,尤其是伴随视力模糊、恶心和呕吐,是该疾病的典型信号。头疼性质多样,可能是急性的剧烈疼痛,也可能是持续或间歇性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也是重要标志。此外,颅内压升高还可能带来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昏睡或昏迷。因此,当出现新发的剧烈头痛,特别是伴有视力问题和消化道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脑静脉窦血栓。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诊断方面,医生首先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进而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明确诊断。眼底检查、腰椎穿刺等常规检查方法有助于初步评估颅内压力的变化。而CT静脉成像(CTV)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等影像学检查则能更清晰地呈现脑部静脉和静脉窦的形态,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然而,脑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金标准”,其精确性无可替代,能够直观地显示脑静脉和静脉窦的病变情况。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