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大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胡文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脑静脉窦血栓,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脑内静脉窦系统中的血栓形成。静脉窦是脑内静脉血管汇集并回流至心脏的重要通道,一旦这些通道受阻,就会导致脑部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严重后果。

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较少见但潜在致命风险的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一旦确诊,患者面临的是复杂的治疗抉择。

内科药物治疗是脑静脉窦血栓治疗的基础与关键,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通过药物降低血液凝固性,防止血栓继续形成和扩大,为患者的康复提供重要保障。而溶栓治疗则利用溶栓药物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恢复静脉窦的通畅,适用于血栓形成初期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溶栓治疗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中,抗凝治疗的地位不可小觑。它不仅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为患者提供度过急性期的安全网,还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保障脑部血液供应。抗凝药物的应用需精细调控,既要防止血栓的生长,又要避免出血的风险,这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努力和密切的监测。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除了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其精准与高效的特点,在脑静脉窦血栓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导管在静脉窦局部给药,可以更集中地发挥药物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介入治疗还可以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放置等技术,直接捣碎并吸出血栓碎片,恢复静脉窦的通畅性。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重症患者,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脑静脉回流。

尽管外科治疗在脑静脉窦血栓治疗中相对较少应用,但在紧急情况下,它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例如,当患者出现出血或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去骨瓣减压术以清除血肿、减轻脑压。此外,对于发生大面积脑梗的患者,有时也需要通过外科手段来减轻脑肿胀,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目标不仅在于治愈,更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后遗症。对于新发急性期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能带来满意的结果,许多患者得以完全康复。

然而,对于那些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治疗的复杂性显著增加。血栓可能包含各种成分,从新鲜到陈旧乃至机化,这使得治疗难度加大。

即便如此,通过建立侧支循环,许多患者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侧支循环不足或曾经历出血、梗死等并发症,而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