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春艳 航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邢岩 航空总医院 主任医师
我们人每天都要经历学习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些过程,比如简单的,去菜市场买菜,要挑菜、付款;也有复杂的,比如领导一个公司的员工。
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脑要有一些基本成分来保证完成学习和解决问题。这些基本成分包括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还有思维、语言、执行功能等,统称为认知功能。
如果患者患病之后,出现一个或多个领域的问题,比如注意、记忆、执行功能、语言方面的损害时,统称为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是一个总称。这个概念包括了从轻度认知损害到轻度、中度、再到重度痴呆这样一个疾病演变过程。
轻度认知损害实际上就是患者的注意力或者记忆力有损害了,但是这种损害并没有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专业检查可以发现,医生会用一些标准化的量表,检查出一些记忆或注意损害。
2020年12月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数据显示,我国轻度认知损害的患者大概是三千七八百万,这个数目是很庞大的。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旦患者到了痴呆阶段,我们所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尽量地延缓这个疾病,让它不要发展地太快,我们现阶段的医学发展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临床上有很多认知损害的患者,他能走路、会说话,但丧失了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这是一种损毁性的损伤。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疾病,如果侵犯到和认知功能有关的一些大脑部位,比如额叶、颞叶、顶叶,就会引起相应的一些认知损害。
所以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期进行干预和进行康复训练,有的早期患者可以逆转。
如果这个患者不去训练,不去早期干预的话,他就会从轻度的认知损害,逐渐演变为痴呆。这个时候,病情就会很难逆转,所以康复训练时机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果到了重度的痴呆情况,可能他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了。这个时候虽然他能够走路,也能够吃饭,但是他会有一些安全问题,给他做训练,他不能理解,没有交流的渠道,重点就是护理了。
在治疗方面,因为药物只能部分改善整体的认知功能,不能够有效地去治愈认知障碍。所以到目前为止,在临床上使用的,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药物是有限的。
其中一类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它主要是总体能够改善认知功能,我们在看它到底有效没效的时候,用一些量表评估通常可以发现他的整体功能在改善。
还有一种药物,它是一种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 受体拮抗剂,这种药物主要是用于中重度的老年痴呆患者。
这些药物均为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未经医嘱,不得擅自服用。治疗过程中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达到目标剂量。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另外,如果是记忆损害的患者,容易出现忘记吃药的情况,所以吃药这件事情一定要由他的护理者来帮助他、提醒他,这个也很重要。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