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光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伍学焱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全身性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缺陷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一组症候群,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糖尿病的病因较为复杂,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认为和很多因素相关。总的来说,除了老龄化,遗传因素作为基础,同时不良的生活方式作为催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以往明显增加。

糖尿病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

人体把食物转变成葡萄糖,是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这个加工过程中任何一个代谢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血糖异常。比如体内和葡萄糖代谢相关的物质(特别是胰岛素),因出生时存在缺陷,导致体内这种物质不足或缺乏,就会导致血糖代谢异常,这种情况跟遗传有关。

研究显示,父母均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0%左右;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从出生到逐渐发育、成熟都有一个模板,这个模版就是基因,模板存在缺陷便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遗传是2型糖尿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糖尿病与社会因素的相关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运动较以往少了很多。以往交通工具不发达,出行基本是步行或骑自行车,现在出行基本都是坐车。运动量少,血糖容易升高。

现在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职场中的人群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基本睡眠时间无法保证,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也会影响机体代谢。

营养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吃得比较多,摄入得多,机体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代谢也会逐渐出现问题。

另外,多食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脂肪增多后机体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被削弱,降糖能力下降。

综合上述社会因素,导致代谢性疾病逐渐增多,社会因素目前已成为糖尿病很重要的高危因素。

血糖与血脂、血压、尿酸的关系:

糖尿病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代谢紊乱过程,在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人体代谢发生紊乱,出现血糖代谢异常。

机体代谢出现紊乱,其他和代谢相关的问题也都会显现出来,所以糖尿病患者往往不仅血糖会出现异常,血压、血脂、尿酸同样也会出现异常,因为它们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比如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长期情绪紧张等,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血管壁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等,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60%的糖尿病患者会同时伴有高血压或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也很高,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尿酸的清除会减少。糖尿病会导致肾微血管病变,肾脏对尿酸的清除率也会下降,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

另外,它们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互相加重,可谓是难兄难弟。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需要积极干预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若不进行干预和治疗,最终会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缩短寿命。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梗、脑梗,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竭;5%-1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其他的严重并发症。并发症不只和高血糖有关,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肥胖等都有关。

所以在对糖尿病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时候,不能只盯着血糖,除了控制好血糖,血脂也要达标,尤其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下去,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它引起的;血压要控制在适合的范围,血压太高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导致血栓或出血等;凝血功能要正常,由于代谢紊乱,血液相对来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高尿酸血症要控制,尿酸高对肾脏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另外也要控制好体重,把体重降到合理范围。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