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西北旅游的时候,在张掖的巴尔斯雪山景区遇到了一只土拨鼠。其实有很多只,但只有它不怕人,爬到了步道上,甚至想扒拉我要东西吃,但是我有点怕它,始终保持了一定距离。因为不怕人,所以拿它当模特拍了很多张。准备过冬了,它吃得非常胖。

喜马拉雅旱獭,是旱獭属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肃、四川、云南等地[1]。草食性,喜欢啃咬草根,所以对高山草甸这样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实破坏比较大[2]。虽然它们非常可爱,但是却是我国鼠疫耶尔森菌的主要自然宿主之一。鼠疫可以通过喜马拉雅旱獭身上的跳蚤或是它们呼吸时吐出的飞沫传播,是一种人鼠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当鼠疫在喜马拉雅旱獭种群中大规模爆发时,会引起大量死亡,并且,他们的尸体也会成为传染源,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马上远离。鼠疫从喜马拉雅旱獭传播到人类群体中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而非它们有意而为之。无论是尝试投喂或是捕猎剥皮,都有概率染上鼠疫[3]。人类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和它们接触。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打卡攻略”,推荐游客购买零食投喂土拨鼠,其实这对双方都不好。人类食物可能会导致旱獭生病,而旱獭也有可能导致人类患上鼠疫,所以景区都会有很多标识,劝告游客不要投喂、远离旱獭。

来源: 科普中国高校行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