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医疗救治中,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尤其在患者呼吸道受阻或无法自主呼吸时,它能迅速建立一条“生命通道”,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今天,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就来跟我们聊聊这项“救命技术”——气管切开术。
健康科普
一、什么是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在颈部气管上切开一个小口,并插入气管套管以建立人工气道的手术。它主要用于解决上呼吸道阻塞、长期机械通气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问题。
二、哪些情况需要做气管切开术?
上呼吸道阻塞:如喉部肿瘤、严重喉头水肿、外伤等导致呼吸困难。
长期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需要长期依赖呼吸机支持时,气管切开可以减少气损伤和感染风险。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昏迷或咳痰无力的患者,气管切开有助于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救抢救:在紧急情况下(如窒息、严重外伤),气管切开术可以迅速恢复通气功能。
三、气管切开术是如何进行的?
1、术前准备
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并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
2、手术步骤
在颈部正中切开一个小口,分离组织暴露气管,然后在气管壁上切开一个小孔,插入气管套管。
手术详细步骤:
正规体位为仰卧位,肩下垫枕,头保持仰伸正直,头侧放沙袋固定头位。若患者有严重呼吸困难时,也可在半坐位下手术,伸颈,头保持正中位,垫肩,但头位一定不能偏斜,使颈段气管保持在颈中线上。
麻醉局部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或全麻。
切口注意先触诊,确定有无明显的高位无名动脉。可取自环状软骨下缘至颈静脉切迹的正中纵向皮肤切口,也可自环状软骨下一横指处的水平皮肤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浅筋膜。
暴露甲状腺峡部切口保持正中位置,以保证安全,不会伤及颈部大血管。以拉钩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两边拉开,于正中可见两侧带状肌相接的白线,将之用刀划开,以钝头剪或直血管钳,沿白线上下分离,两侧带状肌向外拉起,暴露甲状腺峡部。
处理甲状腺峡部通常可用拉钩将峡部向上拉起,暴露气管前壁。
暴露气管处理甲状腺峡部后,即见气管前筋膜及其下隐约可见的气管软骨环,若暴露不清,术者可以示指触诊,以感觉气管的位置。以血管钳将气管前筋膜略做分离,暴露气管环。
切开气管:气管切开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
气管一旦切开后,立即有分泌物咳出,应及时吸引干净,将气管套管外管内置入管芯作为引导,插入气管内,拔出管芯后放入内管。
将套管托上的带子系于颈部,以固定套管为了防止脱出,皮肤切口酌情缝合1-2针,局部垫纱布垫。
3、术后护理
术后需定期清洁气管套管,保持气道湿润,并密切监测感染等并发症。
四、气管切开术的风险与并发症
虽然气管切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仍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感染:切口部位可能发生感染,需严格消毒护理。
出血:手术部位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
气管狭窄:长期使用气管套管可能导致气管壁损伤或狭窄。
套管脱落或堵塞:需定期检查套管位置,确保通畅。
五、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气道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定期滴入生理盐水,防止痰液黏稠。
定期清洁套管:每天消毒套管及周围皮肤,预防感染。
观察呼吸情况:如发现呼吸困难、套管脱落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
心理支持:患者可能因气管切开产生焦虑或不适,家属应给予充分关怀和支持。
六、气管切开术的“生命意义”
气管切开术不仅是医疗技术的一种体现,更是为患者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在危急时刻,它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为后续治疗创造机会。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蒋婷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