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讲解员的综合业务能力,3月1日和3日,成都自然博物馆 |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自然馆”)以赛代培,成功举办了“解读自然神韵 共探科学秘境”2025年科普讲解大赛。

本次比赛吸引了自然馆的21名讲解员同台竞技,他们以生动的语言和创新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进科学的奇妙世界。

本次大赛邀请了三位评委为选手的专业表现“保驾护航”:龚明霞研究员,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成都市科普基地联合会会长;常鸣教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曾珍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表演播音系主任、硕士生导师。评委们从科学性、表达力、创新性等多个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分,确保比赛的专业和公正。

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围绕自然科学主题,展现了多元化的科普内容。从远古的蕨类植物到蓝色血液的“活化石”中华鲎,从鸟类的演化到自然界的“建筑大师”河狸,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机器人仿生学,讲解内容涵盖了自然、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选手们通过生动的语言、精美的PPT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角逐,自然馆讲解员杨奥凭借作品《激光雷达技术:用光“触摸”世界的黑科技》脱颖而出,荣获比赛一等奖。她以生动的语言和流畅的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激光雷达技术如何通过光波“触摸”世界,应用于地灾预警等领域。评委们一致认为,她的讲解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展现了硬核科普的独特魅力。

本次科普讲解大赛不仅为自然馆讲解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科普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推动科学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传播的魅力。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