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症。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酗酒、吸烟等)、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但长期血脂异常可能会引起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等表现,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一、饮食控制

• 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计算出合适的热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避免超重或肥胖。一般而言,减少高热量、低营养密度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糕点等。

•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脂肪、人造奶油等,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同时,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二、运动方面

•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对于高血脂症患者非常有益,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脂肪代谢。如果患者有关节问题或其他身体限制,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

• 保证运动强度和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将其分配到5天以上进行,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以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仍能正常交谈为宜。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三、用药治疗

• 遵医嘱服药:如果生活方式改变后血脂水平仍未达标,患者可能需要服用降脂药物。要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常见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等,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副作用,如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肌肉疼痛等,患者在服药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告知患者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如果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因为有些药物可能会与降脂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四、生活习惯

•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加重高血脂症对血管的损害,因此患者要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对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一个标准饮酒单位相当于14克纯酒精),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饮酒单位。

•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长期熬夜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血脂代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