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麻醉医生,可能经常会遇到家长问起同一个问题:“孩子做全麻手术会变笨吗?”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问题背后,体现的是父母对孩子健康的深切担忧。接下来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最新科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结果,揭开儿童全麻的真相,以期能打消所有正在为此忧心不已的父母、亲友们的顾虑。

图源:Pixabay

1. 家长的担忧:为什么会有这种疑问?

误解全麻的作用:家长可能误以为全麻是“强制关机”,担心药物会损伤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

网络信息的误导:一些断章取义的文章提到动物实验中麻醉药对大脑细胞的影响,但这些结论并不直接适用于人类。

2. 动物实验≠人类现实

剂量差异:动物实验中使用的麻醉药剂量远高于实际手术中的用量。

忽略手术影响:动物实验通常只涉及麻醉,而真实手术中的疼痛、炎症等因素未被考虑。

大脑修复能力:人类儿童的大脑代偿能力远高于实验动物。

3. 人类研究给出关键结论

单次短时全麻很安全:研究表明,单次1小时以内的全麻手术对儿童的智力、记忆力等几乎没有影响[1]。

多次/长时间麻醉需关注:3岁前累计接受超过3次全麻或单次超过3小时的手术,可能对孩子上学后的注意力有轻微影响,但这种差异在正常范围内[2]。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早产儿或有脑部疾病的孩子可能需要更谨慎的麻醉方案[3]。

图源:Pixabay

4. 麻醉医生如何保护孩子?

精准控制药量:根据体重、年龄计算最小有效剂量,术中实时监测脑电波。

选择更安全的药物:使用代谢更快的新型麻醉药,如七氟烷[4]。

多模式镇痛:联合使用局麻药、镇痛药,减少全身麻醉药的总用量。

5. 给家长的建议

该做的手术不要拖:及时手术比拖延治疗带来的风险更小。

如实告知医生:提供孩子的详细病史,包括是否早产、有无神经系统疾病等。

术后观察+科学养育:术后短暂的反应迟钝通常是药物未完全代谢的表现,1-2天即可恢复。多陪伴孩子阅读、运动,对智力发育更有帮助。

6. 总结:理性看待,科学选择

单次短时间全麻不影响智力。

多次/长时间麻醉可能有轻微风险,但远小于疾病不治疗的危害。

不要因为害怕麻醉而拒绝必要手术。

现代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麻醉医生会采取多重防护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家长应理性看待麻醉风险,科学选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McCann ME, et al.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at 5 years of age after general anaesthesia or awake-regional anaesthesia in infancy (GAS):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019;393(10172):664-677.

2. Warner DO, et al. Neuro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after Exposure to General Anesthesia in Early Childhood. JAMA Pediatrics. 2021;175(2):e205786.

3. Davidson AJ. Anesthesia and Neurotoxicity: What the Human Data Say. Anesthesiology. 2023;138(3):333-335.

4.. 儿童麻醉安全使用指南(2023年更新)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麻醉科王维主治医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