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您的肾脏发生了什么?
**1、**肾脏功能严重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GFR)通常低于 15ml/min/1.73m²,正常值为≥90。
▲肾脏无法有效清除毒素、多余水分及调节电解质平衡,导致身体内“垃圾堆积”。
2、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
▲水肿(尤其是下肢和眼睑)、呼吸困难(肺水肿)。
▲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意识模糊(严重时抽搐或昏迷)。
二、何时需要开始血液透析?
透析不是“最后选择”,而是改善生命的治疗手段。
医生会综合 症状+实验室指标 判断时机:
1. 必须透析的紧急情况(立即开始)
▲高血钾(血钾>6.5mmol/L):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严重酸中毒(血液pH值明显下降):出现深大呼吸、昏迷。
▲肺水肿或心衰:因水分过多导致呼吸困难,利尿剂无效时。
▲尿毒症脑病: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2. 常规透析启动指征(需提前准备)
▲症状明显:即使药物控制,仍持续恶心、乏力、营养不良。
▲实验室指标恶化:
GFR持续<5-10ml/min(糖尿病患者可能需更早)。
血肌酐>707μmol/L(仅供参考,需结合症状)。
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难以控制,骨痛加重。
▲营养状态差:体重下降、白蛋白过低,无法通过饮食改善。
三、为何建议“及时透析”?拖延有何风险?
▲误区纠正:“等实在不行再透析”可能危及生命!
▲早透析的好处:
减轻心脏负担,降低猝死风险。
改善食欲和营养状态,避免极度消瘦。
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拖延的风险:
突发高钾血症、心衰、脑水肿,可能来不及救治。
身体极度虚弱时透析耐受性更差。
四、透析前需做哪些准备?
**1、**建立血管通路(提前3-6个月)
▲动静脉内瘘(首选):术后需6-8周成熟,定期检查血流。
▲若血管条件差,可考虑人工血管或长期透析导管。
**2、**调整生活方式
▲控制饮水量、低盐低钾饮食(如避免香蕉、橙子、土豆)。
▲学习记录每日尿量、体重变化。
**3、**心理与家庭支持
▲与透析患者交流,了解治疗过程。
▲家属参与,协助日常管理和情绪支持。
五、常见问题解答
1、****“透析后是不是就离不开医院了?”
▲透析是长期治疗,但规律透析可让您恢复部分生活能力,许多患者仍能工作或旅行。
2、****“能否通过中药/偏方避免透析?”
▲尿毒症期肾脏已无法逆转,偏方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甚至导致中毒。
3、****“透析能活多久?”
▲生存期与年龄、基础疾病、治疗依从性相关,规范透析可存活10-30年甚至更长。
六、您的下一步行动
1、每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
2、出现 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尿量骤减、心悸 立即就诊。
3、与肾内科医生保持沟通,制定个体化透析计划。
来源: 宋怀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