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水体的 “舞台” 上,硝酸盐和富里酸的光化学反应一直是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 “剧目”。近期,发表于《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的一项研究发现,因自然和人类活动进入水体的 “客串嘉宾”—— 铁矿物,竟悄然改写了这场 “剧目” 的走向,为我们理解水体化学过程带来了全新视角。

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于赤铁矿(α-Fe₂O₃),这种常见的铁矿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在 12 小时的紫外线照射下,他们探究了 α-Fe₂O₃对硝酸盐(NO₃⁻)和富里酸(FA)光化学转化的影响。结果令人惊讶,添加 0.4g/L 的 α-Fe₂O₃后,硝酸盐的还原速度加快了 24.3%,并且主要还原产物为铵离子(NH₄⁺)。同时,富里酸的矿化过程却受到了阻碍,矿化率降低了 27.8%。这表明铁矿物的加入,如同在化学反应的天平上悄悄加了砝码,改变了原本的反应平衡。

进一步深入分子层面研究发现,富里酸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以及部分氧化改变分子组成的途径均受到抑制。其中,CHON 和 CHONS 的转化率分别降低了 21.0% 和 20.3%,不饱和产物增多。这些变化意味着富里酸在水体中的转化路径和最终产物都因铁矿物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而这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揭开背后的 “神秘面纱”,研究团队进行了清除实验,并对羟基自由基(・OH)进行了定量测量。结果表明,α-Fe₂O₃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是改变硝酸盐和富里酸转化的关键因素。富里酸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特殊角色,它作为空穴清除剂,增强了 α-Fe₂O₃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而在富里酸的氧化过程中,空穴(h⁺)、羟基自由基(・OH)和活性氮物种(RNS)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研究有着鲜明的论点:铁矿物对水体中硝酸盐和富里酸的光化学反应影响显著,不可忽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聚焦于硝酸盐和富里酸本身的反应,却忽略了铁矿物这类 “外来者” 的作用。但实际上,在自然水体环境中,铁矿物无处不在,其对水体化学过程的影响可能是广泛且深刻的。

从生态角度看,硝酸盐的转化影响着水体的氮循环。铵离子的增多可能改变水体中氮的存在形式和含量,进而影响藻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富里酸作为天然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矿化受阻可能导致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积累,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溶解氧含量等,打破水体生态平衡。

在实际应用方面,该研究成果为水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如果能合理利用铁矿物对硝酸盐和有机物的转化作用,或许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净化技术。而对于受污染水体的修复,了解铁矿物的影响也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理策略。

这一研究揭示了铁矿物在水体光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打开了深入理解水体化学的新窗口。未来,科学家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不同铁矿物以及其他可能的 “客串嘉宾” 对水体化学的影响,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提供更坚实的科学依据。

来源: Engineering前沿